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b试管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 若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5 mL,则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10 mL

A 【解析】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氢气和氧气是电解水的生成物,不能说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故B错误;C、电解水正极是氧气,负极是氢气,所以b试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错误;D、电解水正极是氧气,负极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大约为1:2,所以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5 mL,则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1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 1~18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1)第 9 号元素属于 _____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他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由钠元素和该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 _____数关系密切。

(3)1869 年,_____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4)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 ________(只写一点)。

非金属得到NaF最外层电子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1)9号元素是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得电子;钠元素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F;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3)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4)根据在同一个族中,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化学综合训练题(四)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B 【解析】 试题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B、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C、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同步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安徽省东至县香隅镇化工园排放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灌溉农田,以致镇里数千亩农田变成了荒地。事后分析这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多项污染物超标。试分析:

(1)水体污染的后果是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为防止水体污染,工业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

(3)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一要_____,二要____。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消除)污染物产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 【解析】 (1)水体污染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答一点合理即可); (2)为防治水污染,工业上应采取的措施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消除)污染物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3)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有:节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4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同步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________。

电极上出现气泡,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② 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或A、B管内气压增大,合理即可),把水压入C管中,所以C管内液面上升带火星的木条 【解析】 (1)闭合开关后,电路接通,水开始被电解放出氢气和氧气,A管连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 ②水不断被分解而放出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气体使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五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填空题

日本福岛 3•12 地震后,可用二氧化氯(ClO2)来作消毒剂.用氯酸钠(NaClO3) 和 盐 酸 反 应 可 制 得 二 氧 化 氯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NaClO3+4HCl ═2ClO2↑+Cl2↑+2X+2NaCl,请推断出 X 的化学式为_____,依据是_____.

H2O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院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得:反应前钠原子是2个,反应后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6个,反应后6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水,水的化学式是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五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C可能是化合物,物质D不可能是单质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 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C→B+D+A。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A错误;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31.6g-8.7g-3.2g+19.7g=19.7g+19.7g=39.4g,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故C错误;D、一种物质生成了三种物质,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 点睛∶灵活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是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五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质量木炭跟过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下图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物质的质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氧气有剩余,不应为0,故,A错误;B、反应过程中木炭质量逐渐减少,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木炭被反应完,故B错误;C、刚开始没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零,所以图象应从零开始,最终反应完质量不再变化,故C错误;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二第二单元基础题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把点燃的一支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干燥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冷却,可观察到瓶内壁上有_______ 附着,由此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中 有_______ ;取出蜡烛,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说明蜡烛燃烧产物还含有_______.

有水珠,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解析】 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则分析解答。 把点燃的一支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干燥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冷却,可观察到瓶内壁上有水珠,则可以证明蜡烛燃烧时一定生成了水;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蜡烛燃烧一定生产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