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分析 根据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的研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得到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1}{5}$.
故答案为:拉瓦锡、氮气、氧气.

点评 本题考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对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的研究的知识,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2004年3月,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出一种无毒、阻气、透明、全降解塑料--二氧化碳聚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该聚合物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B.二氧化碳聚合物是一种混合物
C.该塑料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方面
D.二氧化碳聚合物就是固体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  )
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D.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A、B、C、D、E、F是初中化学内容所涉及到的物质,其中A、B是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推断:

(1)C的化学式为CO2
(2)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也能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Fe3O4
(3)写出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实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已知A溶液PH=4,B溶液PH=11,A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向某一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  )
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已知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5.8g KNO33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 KNO3,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A.33.3%B.31.4%C.50%D.45.8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①如图1实验,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是通一氧化碳(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流到玻璃管,使玻璃管破裂;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改进的具体措施是将尾气点燃或收集;
②I.如图2实验,实验开始时先预热,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开始时排出的是空气;
II.对图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d(填编号)
a.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实验结束时先熄灭C处酒精喷灯,再将导管移出D中试管
c.D中增加的质量一定等于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
d.实验结束后待C中固体冷却后再倒出粉末,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③图1、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C装置中相同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A、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CuO$\frac{\underline{\;\;△\;\;}}{\;}$Cu+CO2、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两反应中氧化铜都失去氧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B、D中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原因是CO2+Ca(OH)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对比两实验的加热仪器可知,图2实验比图1实验所需温度相对要高(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