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氢气的燃烧值为142800千焦/千克,现把2.7克铝块投入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使产生的氢气完全燃烧且完全被0.2千克20℃的水吸收,则能使水温升高到________℃.

71
分析:先写出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气的质量,然后再算出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后算出水的温度变化.
解答:设生成氢气的质量是Xg.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2.7 X

得:X=0.3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2800×═42.84KJ.
设水温能升高到X℃.把数据代入Q=C×m×△t
∵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表示的含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则42.84×1000═4.2×103×0.2×(X-20)
得:X=71℃
点评:这个题的关键是Q=C×m×△t的应用,尤其是注意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A.
    海水是混合物
  2. B.
    海水是饱和溶液
  3. C.
    海水是不饱和溶液
  4. D.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国务院发布“限塑”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要求全国所有超市及各大商场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请你说说(各写出一条即可):
(1)“限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限塑”后可采取的替代措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1. A.
    木材燃烧时放热
  2. B.
    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3. C.
    电熨斗通电后发热
  4. D.
    米饭变馊时发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室有两瓶标签损坏的白色固体,其中一瓶是硝酸钾,一瓶是硝酸钠.老师请同学帮忙鉴别,小华同学在接受了这一任务之后,立即查阅资料,获得了如下溶解度数据(单位为g/100g水):
0℃10℃20℃30℃40℃50℃60℃70℃80℃90℃100℃
S(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0138169202246
S(NaNO373808896104114124148182
(1)根据查得的数据,小华绘制了溶解度曲线,从中寻找鉴别两种物质的方法.以下是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在图中继续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溶解度曲线小华设计了实验,可能无法用该方法鉴别这两种物质的温度范围在______.
A.5~10℃B.30~50℃C.60~80℃D.90~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1)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写出两点)
①______
②______
后发现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数学公式
(2)已知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问能否用木炭或蜡烛代替红磷进行相同的实验,为什么?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请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根据图的应用实例,试说出金属具有的两点物理性质:______,______.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入民已经开始炼铁.
①写出磁铁矿(Fe3O4)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钢铁防腐十分重要!请写出两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常用无色溶液,为了鉴别,分别取少量按下列图示实验:

最后,将滤液甲、乙、丙进行检验,确证均含有钠元素.
由上述实验回答:
(1)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C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