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操作中,不会污染仪器或药品的是(  )
A.用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桌上
B.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C.试剂瓶塞正放在实验台上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用水冲洗直接放回滴瓶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解答 解:A、用后的滴管平放在实验桌上,会将桌上的杂质粘附在滴管上,污染滴管,故A错;
B、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会腐蚀托盘,故B错;
C、试剂瓶塞正放在实验台上,会腐蚀桌面,污染试剂,故C错;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用水冲洗直接放回滴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
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5.6g不纯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0.2gH2.所含杂质可能为(  )
A.Zn和CuB.Cu和AlC.Mg和AlD.Cu和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解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H2(写化学式)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试管里得到的气体是O2(写化学式),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电解完成后A、B两试管里的气体的体积比是2:1.
(2)通常要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根据上述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成分子
(4)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温度/℃020406080
KNO3的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
(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甲.
(2)50℃时,乙的溶解度为是40g.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丙.
(4)要使接近饱和的甲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为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寻找催化剂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认为红砖粉末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就“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B.实验C.观察D.作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小明用如图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来研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正极,B为负极.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2)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O2,D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H2,两者体积之比为1:2.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1(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第2周期第ⅢA族元素符号是B.
(2)第3周期中的一种金属元素是钠(或镁或铝),其离子符号是Na+(或Mg2+或Al3+).
(3)地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5)如图2是第9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电子(填“得”或“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