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造纸B.制沼气C.做饲料D.就地焚烧

分析 秸秆可以作饲料,发酵能够生成甲烷,也可用作造纸的原料;秸秆燃烧能生成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污染环境.

解答 解:A、秸秆可作造纸的原料,故正确;
B、利用秸秆发酵能够产生沼气.故正确;
C、秸秆可以作饲料,故正确;
D、秸秆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废物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一定量的丙烷(C3H8)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C3H8O2H2OCO2X
反应前质量/g4.412.8000
反应后质量/g007.24.4a
A.表中a的值一定是5.6
B.若8.8g丙烷完全反应,则生成14.4g水
C.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若4.4g丙烷与16.0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X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由化学式写出名称:
①氢气H2     ②汞Hg ③氯化铜CuO④硫酸亚铁FeSO4
⑤AgNO3硝酸银 ⑥氩气Ar⑦SiO2二氧化硅⑧Na2CO3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见甲图)
①B装置中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孔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观察实验现象;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各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甲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S0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2NaOH+S02=Na2S03+H2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拓展应用】
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0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作用是储存气体;
(4)实验时,小丽同学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哪个变化与其它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  )
A.轮胎爆炸B.面包发霉C.切割玻璃D.樟脑球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面是丽丽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在池塘、湖泊中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
B.地壳中四种元素含量的比较:O>Al>Si>Fe
C.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D.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一个化学实验室开放日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铁架台.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将酒精灯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结晶水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结晶水合物是含有水的混合物
B.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晶体都是结晶水合物
D.结晶水合物是含有结晶水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
A.苛性钠、纯碱、烧碱B.消石灰、熟石灰
C.蓝矾、胆矾、硫酸铜晶体D.乙醇、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