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选用A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理由是
 
,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3)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就开始用C装置进行收集,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装置,若使用装置H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e”或“f”)通入.
(6)F装置可以用来收集和储备气体.当装置中收集满氧气后,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水排法.水应从(填“b”或“c”)
 
端通入.
(7)利用药品氯酸钾和装置A、F(装满水)、G可以制取氧气并测量其体积,则接口的顺序为(填a、b、c、d):a→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量气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氧气的性质:不易溶于水和具有助燃性回答,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时易炸裂,可由此入手进行解答;
(3)如果装置漏气,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
(4)根据装置图的使用方法和方程式的写法来考虑.
(5)依据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分析解答.
(6)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水排法.水应从b端进入,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解答:解:(1)图中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KClO3 
 MnO2 
.
 
 2KCl+3O2↑;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是依据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对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破裂,说明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的原因可能有: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试管外壁还有水珠;没有先进行预热;试管直立加热没有倾斜;加热后试管放入冷水中.
(3)如果装置漏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容易导致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4)反应很剧烈要通过开关调节双氧水的流速;
(5)用加热熟石灰和硫酸铵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6)如果需要排出氧气,则可使用水排法.水应从b端进入,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1)①试管 ②集气瓶
(2)2KClO3 
 MnO2 
.
 
 2KCl+3O2↑;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试管口朝上倾斜、或试管接触到灯芯、或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等;
(3)装置漏气   
(4)①
(5)A,f    
(6)b
(7)a→c→b→d
点评:分析实验中失败的原因,操作方法不当应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g20m2020
反应后物质/g2待测32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三个水分子:3H2O
B、五个氢原子:H5
C、两个钙离子:2Ca+2
D、四个铵根离子: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由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发的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已获得加速审批通过.这种新药的上市,将为H7N9禽流感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帕拉米韦氯化钠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氯化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8
B、帕拉米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帕拉米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28:4:4
D、帕拉米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友情提示:使用分液漏斗时,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的流入,同时防止装置漏气.
(1)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B中盛放的试剂是
 

(2)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证明E中CO2已集满.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数字2的含义对下列符号进行分类:
2N、N2、2Mg2+、SO2、2N2、SO42-
(1)选出的一组符号为
 

(2)分类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2)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铜与硝酸银反应
 

(3)电解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之前常用“镁粉”搓手,¨镁粉”的主要成分是MgCO3,它在高温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一种白色氧化物和一种无毒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五环图中A、B、C、D、E各代表炭、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问能发生反应,则A、B、C、D、E五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A
 
B
 
C
 
D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