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某同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的一处错误导管进入锥形瓶太长了;
(2)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分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导管进入锥形瓶太长了.

解答 解:(1)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导管进入锥形瓶太长了;故答案为:导管进入锥形瓶太长了;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都是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B.两种气体都可用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干燥
C.通常情况下,氧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微溶于水
D.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没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试管盛液体加热时,通常最多可盛放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frac{1}{3}$处,或者说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底部往上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应放在长柄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a)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
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呈酸性.(填“酸”、“碱”或“中”)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A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
乙同学、丙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B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
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不足.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恰好褪去.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原因是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显酸性,故需用pH试纸来确认.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电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2%.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硫酸钠、水B.氧气、碳酸钙、空气
C.甲烷、食盐、石油D.金刚石、熟石灰、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A-G是初中科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EAgCl.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3)C溶液与铁粉反应后,过滤,向滤渣加不用填入盐酸,没有气体放出.请分析:C与铁粉反应后的溶液组成中除了H20外,一定存在的物质有FeCl2,可能存在的物质有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和同学用H2O2溶液制取氧气时,错将KMnO4固体当成二氧化锰放入了H2O2溶液中,结果也发现溶液中迅速产生气泡.小明想: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吗?高锰酸钾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吗?
(1)实验室常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他们先进行实验,发现KMnO4固体刚放入H2O2溶液时溶液呈紫红色但迅速褪去,同时产生大量气泡,试管中出现大量白雾,待反应结束后,溶液为无色同时可见黑色固体沉淀.
①他们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试管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②他们认为KMnO4固体不是催化剂,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待反应结束后,溶液为无色同时可见黑色固体沉淀.
(3)他们继续按如图流程实验:

①X操作时除了要用到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②如将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再放到另一支盛有2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同样可以看到产生气泡,且黑色固体不变.根据实验现象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他们推知该黑色固体是MnO2(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C.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已擦干
C、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D、没有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有关消毒剂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1)“84消毒液”是由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的消毒剂,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卫生消毒,由于“84消毒液”有一定腐蚀性,将其稀释成0.2%~0.5%,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①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②使用“84消毒液”清洗衣服后要漂洗干净,其原因是84消毒液有腐蚀性.
(2)阅读下表,回答其它消毒剂相关问题:
消毒剂化学式性质和用途注意事项
过氧乙酸溶液CH3COOOH过氧乙酸易挥发、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为醋酸和氧气.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菌、细菌等对皮肤有
腐蚀作用
双氧水H2O2过氧化氢溶液俗称为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需低温
避光保存
对生活中不慎产生的外伤伤口进行消毒时,选用的合适消毒剂是H2O2,原因是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对人体没有腐蚀性.
(3)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障我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自来水必需进行消毒处理.
①自来水厂处理水的过程中一般可先加入明矾,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
②在一些偏远农村一般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是Ca(ClO)2.次氯酸钙很不稳定,能和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生成CaCO3和次氯酸(HClO),后者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并放出氧气,因而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请写出次氯酸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O$\frac{\underline{\;光\;}}{\;}$2HCl+O2↑.
(4)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许多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消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ClO2读作二氧化氯,它属于氧化物(选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
②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ClO2
③由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