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得到如下数据:
装置 | B | C |
反应前质量 | 86.3g | 284.2g |
反应后质量 | 83.9g | 286.9g |
(1)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66.7%。
(2)[(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不变。
解析试题分析:(1)C装置为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故C装置增加的重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根据水的质量求出氧化铁的质量,然后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生成水的质量为286.9g﹣284.2g=2.7g
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3H2+Fe2O32Fe+3H2O
160 3×18
x 2.7g
x=8g
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100%≈66.7%
(2)根据B装置中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即86.3g﹣83.9g,又根据C装置中增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水的质量减去氧元素的质量就是氢元素的质量,即(286.9g﹣284.2g)﹣(86.3g﹣83.9g),故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6.9g﹣284.2g)﹣(86.3g﹣83.9g)】:(86.3g﹣83.9g);因为物质的组成是一定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一定的,故即使玻璃管中的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不变的。
考点:本题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竹炭包(见图)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 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②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红认为应在A、B装置间,增加澄清石灰水,目的是 。
(3)小明认为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 竹炭细密多孔,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 。
A.可防癌抗衰老 B.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C.可除去口中异味 D.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室验室开放日,小明、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同学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 ;② ;….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 .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小亮的观点正确 |
方案二: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老师请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钙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为了区分这五种溶液,将试剂瓶编号为A,B,C,D,E,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 | B,C溶液呈现红色 A,D,E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B,C溶液显 性 | |
步骤二 | B,C溶液红色均消失, 且C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 可确定B为 溶液;A与C的反应通常 不用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 原因是 | |
步骤三 | | E中无明显现象, D中的现象为 | 确定E为氯化钠溶液, 则D溶液与所加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班化学实验课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
【自制酸碱指示剂】
(1)取少量紫包菜和白菜叶剪碎后分别放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装好待用。
(2)取四支试管分别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观察到现象如图,记录如下:
| NaOH溶液 | 稀盐酸 | 苹果汁 |
紫包菜汁液 | ①绿色 | ②红色 | 红色 |
白菜汁液 | ③无色 | ④淡黄色 | 淡黄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 温度/C | 二氧化锰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的时间/s |
1 | 5 | 1 | 20 | 0.1 | 4 | 16.74 |
2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3 | 30 | 5 | 35 | | 2 | 49.21 |
4 | 30 | 5 | 55 | | 2 | 10.7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班多个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小明组反应后A中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 ;小红组做完A实验后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变无色的反应的实质 .
(2)小红组做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B实验全过程的操作及现象 .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束后,小军将以上同学做的A、B两个实验的废液均倒入同一个大烧杯中,观察到混合后的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大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如图2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沉淀产生,溶液仍然为红色,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
如果观察到 ,则废液中的溶质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电石主要成分为碳化钙(CaC2),它没有可燃性。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
(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通入 ,有白色浑浊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某市一辆满载电石的货车遇大雨引发熊熊大火,其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使可燃物达到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电石在保存和运输时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