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ABC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说明蜡烛含有炭黑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说明小苏打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A.AB.BC.CD.D

分析 A、根据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进行解答;
B、根据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行解答;
C、根据自制汽水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又生成碳酸进行解答;
D、根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而不是说明蜡烛含有炭黑,故A错误;
B、有些花的色素遇到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有些花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故B正确;
C、自制汽水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又生成碳酸,所以说明小苏打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含有碳酸根,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判断物质的性质方面的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多种物质.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证产物中有H2O的现象是装置A中的硫酸铜变蓝;能确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装置E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装置F中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D中石灰水无变化.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有无CO2;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产物中含有的CO2;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C装置是否含有CO2,同时完全吸收产生的CO2
(3)为了保护环境,应在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完成下列填空:
①蔗糖水的溶质是蔗糖;   ②在厨房防止菜刀生锈的措施有抹干
③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④在蚊子叮咬处涂上牙膏可缓减骚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l2+2NaOH═Ca(OH)2↓(微溶)+2NaCl
2NaHCO3(溶液)$\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
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Ⅰ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Ⅱ的现象为有沉淀产生.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CaCl2.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CaCl2 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在溶液中也产生沉淀.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填操作),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比如:一是可以通过反应物检验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产物检验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葡萄糖能给我们带来甜蜜和健康,化学式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说明葡萄糖就是由C和H2O组成的混合物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除葡萄糖所属的糖类外,六大营养素还包括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水时生命之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中不能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现取10g黄铜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至刚好不在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2)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是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1.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①若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甲是H2O2.(填化学式)
乙转变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②若乙是一种还原性气体,则甲是H2SO4等.(填化学式)
丙转变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沸腾B.冰块融化C.食物腐败D.胆矾研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