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为了除去Ca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aCl2,他提出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B、溶解后过滤C、加适量的稀HClD、加适量的稀H2SO4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Cl2加热时不能分解,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Cl2易溶于水,CaCO3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粉末能与适量的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O3粉末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纺织厂为了除去棉麻原料中的非纤维素,可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煮沸棉麻原料.现需要80kg20%的碳酸钠溶液.
(1)若用碳酸钠固体和水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碳酸钠的质量是
 
kg;水的质量是
 
kg.
(2)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案,探究所配得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为20%,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甲组 乙组
实验过程 I.取质量是100g的三个烧杯,各盛20g所配得的碳酸钠溶液.
II.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但溶液质量不同的盐酸溶液;
III.充分反应后再分别称量烧杯及剩余溶液;
I.取质量是100g的一个烧杯,盛20g所配得的碳酸钠溶液.
II.向三个烧杯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钙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晾干、称重;
III.绘制加入氯化钙溶液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所得的数据或关系图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碳酸钠溶液/g 20   20 20 
加入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反应后烧杯以及剩余物的质量/g   129.12 139.24   149.24
精英家教网
已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请用计算结果填空.
①甲组实验1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g;
②依据甲乙两组的数据分别计算所配得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甲:
 
;    乙:
 
.(精确到0.1%)
测定结果与20%之间产生差异可能是实验原理、操作过程等因素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我区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水垢的成因和主要成分,从教材和互联网上查得如下资料:
Ⅰ.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Ⅱ.用适量的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
Ⅲ.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
(1)小李同学对该井水进行如下探究,其做法及结论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用烧杯取少量该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井水为硬水.
B、用烧杯取少量井水,加入一定量活性炭,搅拌、过滤,可吸附井水中的钙、镁离子,并使井水软化.
C、取较多井水,加热煮沸,煮沸后的井水硬度降低.
(2)某同学为了粗略测定某锅炉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6.0g 样品,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2.2g CO2气体.试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若要计算上述反应所消耗的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4)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探究水垢的成分.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精英家教网
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少量MgCO3,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阜宁县实验初中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水垢的成因和主要成分,从教材和互联网上查得如下资料:
(Ⅰ)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上册第56页)
(Ⅱ)用适量的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下册第65页)
(Ⅲ)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
1李同学对该井水进行如下探究,其做法及结论合理的是
AC
AC
.(填序号)
(A)用烧杯取少量该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井水为硬水.
(B)用烧杯取少量井水,加入一定量活性炭,搅拌、过滤,可吸附井水中的钙、镁离子,并使井水软化.
(C)取较多井水,加热煮沸,煮沸后的井水硬度降低.
(2)某同学为了粗略测定某锅炉水垢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6.0g 样品,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2.2gCO2 气体.试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广陵区一模)牙膏是生活必需品,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品牌市售牙膏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问题:
  配料表
摩擦剂:SiO2(20%)
CaCO3(少量)
清洁剂:NaHCO3(15%)
发泡剂:K12(极少量)
保湿剂:甘油等(60%)
增稠剂:卡拉胶等
其他:香精、水等
[资料卡片]:
a、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高温不分解;
b、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H2O、CO2
c、牙膏中保湿剂、增稠剂、香精等均为有机物.
(1)取一小段牙膏,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其上层清液的pH为8.3,则此牙膏显
性,实验室能否用pH试纸测得该数值,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不能,因为pH试纸只能测定出整数值
不能,因为pH试纸只能测定出整数值

(2)小岳同学发现,此品牌牙膏在冬季会出现颗粒变大的现象.资料显示是牙膏中的K12(一种钠盐)析出,则K12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是
K1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或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K12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或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为测定此牙膏中SiO2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3次实验: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取2.0g牙膏膏体,烘干水分,高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②转移剩余物至烧杯中,加入稀HCl,至
气体不再产生为止
气体不再产生为止

③过滤、洗涤、称量得到剩余固体质量(如表);
实验编号 1 2 3
实验前(g) 2.00 2.00 2.00
实验后(g) 0.43 0.44 0.45
④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数据处理]:
(4)此测定做3次实验的目的是
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或可信度)
提高实验的精确度(或可信度)

(5)综合上述实验方案及实验数据,计算此牙膏中SiO2的质量分数.
22%
22%

[实验分析]:
(6)按上述实验步骤操作,发现测定结果偏大,导致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步骤③中,没有将剩余固体进行干燥,有洗涤液附着在固体表面
步骤③中,没有将剩余固体进行干燥,有洗涤液附着在固体表面

(7)高温加热的目的除为了除去CaCO3及NaHCO3以外,还为除去
保湿剂、增稠剂、香精等有机物
保湿剂、增稠剂、香精等有机物

(8)步骤②中,加稀HCl发生的反应有
CaO+2HCl═CaCl2+H2O
CaO+2HCl═CaCl2+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9)步骤③中,洗涤的目的是
除去固体表面附着的CaCl2和NaCl溶液
除去固体表面附着的CaCl2和NaCl溶液
;若不洗涤,则测定结果将
偏大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为保证洗涤效果,最好用
A
A
洗涤.
A.蒸馏水     B.自来水     C.饱和NaCl溶液     D.饱和C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