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2个B、3个C、4个D、5个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①根据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进行解答;
②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
③根据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色物质碳解答;
④根据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有火焰产生解答;
⑤根据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将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解答;
⑥根据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进行解答.
解答:解:
①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实验Ⅰ中a处最先变黑,故错;
②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故对;
③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色物质碳,故对;
④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有火焰产,故错;
⑤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将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故错;
⑥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对.
答案:B
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水球”
B、能供人饮用的水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能喝
D、水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上都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为了确定铁、铜和银的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2)为了回收硝酸亚铁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的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①若溶液乙为无色溶液,则固体甲一定有的物质是
 
(填物质的化学式).
②若溶液乙为浅绿色溶液,则溶液乙中溶质的组成一定有
 
(填物质的化学式).
(3)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比甲强
B.若甲是铁,则乙可能是锌;若甲是铝,则乙可能是镁
C.若稀硫酸的质量相等,则甲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乙大
D.若将相同质量的两种金属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则甲置换出铜的质量
一定比乙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中和反应实验.试回答:
(1)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刚好由
 
色变成
 
色时,恰好完全中和,停止加入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某同学又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显
 
性,溶液的pH
 
7;
(3)如图2是实验(1)中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看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填化学符号)结合生成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插有一根上端系有小气球,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的玻璃管.引燃白磷,气球胀大,待锥形瓶冷却道室温后,气球部分缩进玻璃管内,气球缩进的原因是
 
.若瓶塞上直接插进玻璃管,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了一个实验.试验测定的数据如下(填“>”“<”或“=”)
①甲:高锰酸钾和试管的总质量为M克,加热反应后的剩余物和试管的总质量为N克,则M
 
N
②乙:光亮的提定质量为A克,其生锈后质量为B克,则A
 
B
③丙: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X克,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Y克,则X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上常用CO还原氧化铁来冶炼生铁.请你一起参与以下探究: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CO+Fe2O3
 高温 
.
 
bFe+3CO2,其中a=
 
,b=
 

(2)已知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实验室收集一氧化碳时,常用排水法而不用排空气法,其主要原因是
 
.若想用图C所示装置收集一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瓶中.
(3)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因此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套尾气处理装置: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②选择图A处理尾气,实验时应先点燃
 
(选填“Ⅰ”或“Ⅱ”)处的b仪器.图B与图A所示的尾气处理方法相比较,其主要优点是
 

③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于是他们选择了将尾气直接通入氯化钯溶液中对尾气进行处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Pd↓+2HCl+R,其中R的化学式为
 
.此法与上述方法相比除了具有图B比图A所示方法的优点外,从实验角度看它还有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合理答案即可);
④你认为该实验中,还可以用
 
方法来处理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装的药品是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
 
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质,以及
 
 
的化学性质.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不纯的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称取不纯的锌样品10g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已知锌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填空:
(1)写出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锌样品中锌的质量是
 
g.
(3)该锌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