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B盛木炭粉。
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
②_____。(填写实验步骤)
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
(2)探究C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B盛金属氧化物。
I、模拟工业炼铁:
A处通CO,B盛Fe2O3粉末,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
实验:在A处通入CO时,应先点_____处(填“B”或“D”)酒精(喷)灯。
II、探究金属氧化物的组成:A处通CO,B盛金属氧化物,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
已知:CuO、Fe3O4均为黑色物质,B中所盛粉末:CuO或Fe3O4或两者混合物。
实验:同Ⅰ操作、B中可观察到既有红色固体生成,又有黑色固体生成。
实验结论(定性):该黑色粉末为_____。
定量经测定反应前B重180克,完全反应后B重170.4克。将反应后B中固体全部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剩余固体12.8克。
实验结论(定量):m(CuO):m(Fe3O4)=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y”代表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氯化钠由______构成(填微粒符号)。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质子数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
(3)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Na+、Cl﹣、HCO3﹣
B.H+、K+、Cl﹣、OH﹣
C.Cu2+、Ba2+、Cl﹣、SO42﹣
D.K+、NH4+、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缓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是有机物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C2H4 B. CH4O C. CH4 D. C2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B. 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数之比为1:1
C. 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多 D. 反应后分子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 CH4),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 CH4 之前应_____。8 g CH4 完全燃烧消耗 32gO2,生成 a g CO2 和 18g H2O,则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6)写出 NH3 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 +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