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氢原子:2H   亚铁离子:Fe2+-2价的氧元素:$\stackrel{-2}{O}$.

分析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 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可表示为Fe2+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的氧元素可表示为:$\stackrel{-2}{O}$.
故答案为:2H;Fe2+;$\stackrel{-2}{O}$.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AC(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氧气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实验,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①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B(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②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2正确的是A(填序号).
(3)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如图3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字母顺序是acb;制取氢气的装置字母连接顺序是abc.②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内的水面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①③④(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下列物质中:A、纯净水  B、高锰酸钾  C、大理石  D、液态氧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BD,属于混合物的是:C,属于单质的是:D,属于化合物的是:AB(填番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B.煤的干馏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石油的分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B.石蜡熔化C.石油分馏D.蔗糖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化学用语表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
(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stackrel{+3}{Fe}$
(3)2个氢分子2H2
(4)2个氦原子2He
(5)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Ca}$O
(6)2个亚铁离子2Fe2+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 
(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2)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H4+2H2O.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②⑤;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⑤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5)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双面使用纸、随手关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硬水易生水垢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C.软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