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所示,做“空气中氧气成分测定实验”时,当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里的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请用微粒观点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分析 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降温时间隔变小分析回答.

解答 解:由于分子间有间隔,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分子的间隔变小,瓶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里的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故答为:分子间有间隔,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分子的间隔变小,瓶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里的水会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会用分子的知识解答一些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家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该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m(CO2):m(H2O)=44:18B.v(C5H4):v(CO2)=1:5C.m(CO2):m(H2O)=55:18D.v(C5H4):v(CO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实验各取溶质质量分数15%H2O2溶液的质量34克,记录数据如表.
序号植物的器官及质量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大颗粒胡萝卜16克8018
2大颗粒马铃薯16克8010.5
3小颗粒马铃薯16克80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将胡萝卜磨成粉).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可能是:氧气的浓度不够高.
(3)计算:34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克?2.4克.(写出具
体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明矾净水杀死细菌
C.用食盐水融化道路的积雪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
(2)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包括③⑤(填序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4)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C.(填字母)
A.BaCl2       B.CuSO4       C.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氯化氢( HCl)气体显酸性吗?
【进行实验】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I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查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查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 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B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人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力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所以生成的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
(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理论上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取碳酸氢钠溶液少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Na2CO3,并填入表中:
实  验  操  作预期实验现象结    论
取少量固体产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刘涛在实验室里进行以下实验:首先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较浓盐酸60g与蒸馏水混合配成100g稀盐酸,再将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得气体.
(1)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以下是制取气体的主要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步骤是BD(填字母,下同),改正错误后,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是EFBACD;

(2)为验证此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刘涛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始终未见浑浊出现.刘涛想:“石灰水会不会已完全变质?”他取少量该石灰水,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他的猜想不正确.他向老师求教,老师提出:“浓盐酸浓度过大,气体中有挥发出较多的HCl.”为探究所得气体中是否含有HCl,刘涛的操作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确含有较多的HCl,原来所配稀盐酸浓度达18%,应当将其进行稀释后再进行该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碳酸氢钠(NaHCO3)和氯化钠.安多夫可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达到鲜嫩爽滑的目的.小张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成分和来源进行探究
(1)小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如图3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装置导气口连接顺序:
气体样品→d→c→b→a.
(2)小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针对以上猜测,小于设计了如表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1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实验2中,小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克,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

(1)沉淀A的化学式是CaCO3,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沉淀.
(2)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
(3)上述实验方案中,若沉淀A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明同学看到这个设计实验后,提出一个更简单的测定方法,设计思路如下:
①电子天平调零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在锥形瓶内装入M克安多夫样品,分液漏斗内装入足量浓盐酸
④称药品和装置的总质量W1
⑤滴入浓盐酸
⑥无气泡产生后,再称整个装置的质量W2
⑦(W2-W1)减轻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NaHCO3的质量,最终达到计算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的目的.
【方案评价】
两位同学经过多次的实验测定.后发现,得到的最终结果总是比真实值偏大,请你帮他们分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或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