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电池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Ⅰ干电池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电源,其筒内的黑色物质含有C、MnO2、ZnCl2、NH4Cl等物质,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废干电池分离出MnO2,并加以验证,实验过程如图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C.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
B、操作②中要加快过滤,可以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C、操作②中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液面的高度
D、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碳
(2)操作④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Ⅱ铅蓄电池俗称“电瓶”,其电流强度、功率远远超过普通干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和汽车内,它放电时化学方程式为:PbO2+2H2SO4+Pb═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PbSO4
Ⅲ.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电池.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同时提供电能,溶液的pH值变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 I、(1)A、根据操作①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进行分析;
B、根据操作②中要过滤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进行分析;
C、根据操作②中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液面的高度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和碳都难溶于水,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碳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I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III、根据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较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变小进行分析.

解答 解:I、(1)A、操作①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故A正确;
B、操作②中要过滤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
C、操作②中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液面的高度,故C错误;
D、二氧化锰和碳都难溶于水,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碳,故D正确;
故选:BC;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II、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铅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PbSO4
III、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较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变小.
故答案为:I、(1)BC;
(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II、PbSO4
III、变小.

点评 本题利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来综合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知识迁移应用并注重了化学的实用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水中的酒精
B.
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
C.
压入空气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D.
往漏斗里吹气使乒乓球不下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7届九年级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在稀盐酸中:Ag+、NO3﹣ B. 在硫酸钠溶液中:Ba2+、Cl﹣

C. 在硝酸钠溶液中:Zn2+、SO42﹣ D. 在碳酸氢铵溶液中: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学校的环保小组准备调查研究纸厂附近的水源污染状况,进行下列实验:
(1)你认为在设计方案时拟定的水样采集点应为D.
A.上游居民区用水处   B.下游居民区用水处  C.造纸厂排污处    D.三处都选
(2)如果测得纸厂向河流中排放废液的pH为9,则废液呈碱性,该污水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离子是A.
A. H+B.OH-C.Na+D.CO32-
(3)下列是利用滤液进行的实验,其中结论有错误的是C.
A.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该废液显碱性
B.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则该废液显碱性
C.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不反应.
D.用试管取废液少许,滴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该废液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CH4+2O2$\stackrel{点燃}{→}$CO2+2H2O,2CO+O2$\stackrel{点燃}{→}$2CO2)(  )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按图A、图B的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他们俩的做法是:
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精密电子天平上测定质量.
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气球逐渐胀大(如图C).
③把装置放回到各自的天平上.再次测定的质量.则与第一次测定值相同的是(  )
A.甲同学B.乙同学C.甲和乙同学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  )
A.一氧化碳B.硫酸铜晶体C.空气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_{\;}^{12}$C,1个${\;}_{\;}^{12}$C的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1个${\;}_{\;}^{12}$CO2分子的质 量为b千克,若以12CO2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frac{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frac{32b}{b-a}$B.$\frac{32b}{a-b}$C.$\frac{16b}{b-a}$D.$\frac{8b}{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B.CO32-一定存在
C.可能存在Na+D.一定不存在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