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I、(1)A、根据操作①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进行分析;
B、根据操作②中要过滤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进行分析;
C、根据操作②中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液面的高度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和碳都难溶于水,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碳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I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III、根据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较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变小进行分析.
解答 解:I、(1)A、操作①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故A正确;
B、操作②中要过滤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
C、操作②中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液面的高度,故C错误;
D、二氧化锰和碳都难溶于水,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的碳,故D正确;
故选:BC;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II、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铅原子,10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生成物中有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PbSO4;
III、电池工作时,H2和O2反应生成水,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较小,碱性减弱,溶液的pH变小.
故答案为:I、(1)BC;
(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II、PbSO4;
III、变小.
点评 本题利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来综合考查学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知识迁移应用并注重了化学的实用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
B. | ![]() 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水 | |
C. | ![]() 压入空气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 |
D. | ![]() 往漏斗里吹气使乒乓球不下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7届九年级毕业班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在稀盐酸中:Ag+、NO3﹣ B. 在硫酸钠溶液中:Ba2+、Cl﹣
C. 在硝酸钠溶液中:Zn2+、SO42﹣ D. 在碳酸氢铵溶液中: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最多,H2最少 | B. | H2最多,CH4最少 | C. | H2最多,CO最少 | D. | CH4最多,CO最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同学 | B. | 乙同学 | C. | 甲和乙同学 | D. | 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32b}{b-a}$ | B. | $\frac{32b}{a-b}$ | C. | $\frac{16b}{b-a}$ | D. | $\frac{8b}{b-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 | B. | CO32-一定存在 | ||
C. | 可能存在Na+ | D. | 一定不存在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