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氢气充探空气球 B. 酒精作燃料
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木材可以制作桌椅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区别下表中的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物质 | 区别的方法或试剂 |
A | 氧气与氮气 | 带火星的木条 |
B | 硬水与软水 | 加肥皂水 |
C | 铁片与铜片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与氮气 | 点燃的木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林査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①2Na+Cl22NaCl ②2MgCO3+CO2
2MgO+C,由此形成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有局限性
C. 反应①是化合反应 D. 反应①可用于工业生产大量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 作 | 装 置 | 现 象 |
(1).取一个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铁丝上. | ||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2溶液,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 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 |
(3).把铜丝网插入①中. |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不断有少量气泡产生.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
(2)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
(3)能否可以得出铜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
(4)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
A 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
B 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C 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AgNO3溶液中
D 将铁丝换成铜丝
E 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 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 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 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小张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Fe3O4在常温下能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Fe3O4+8HCl=2FeCl3+FeCl2+4H2O,不与CuSO4溶液反应。
A 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目的是:_____;
B 从环保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
C 两实验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甲组现象 | 乙组现象 |
1 |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 能被吸引 | 能被吸引 |
2 |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 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 |
3 |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 有红色物质产生 | 无明显现象 |
(1)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乙组实验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_____(填有、无或不确定)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 铜用于制作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热性
C. 高炉炼铁中所需的高温与焦炭有关,但CO的生成与焦炭无关
D. 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们的成分金属的熔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达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MnO2条件下制氧气
B. 一定质量的硫磺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
D. 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稀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