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超氧化钾(KO2)固体常用作氧气再生剂,主要作为潜艇、宇宙飞船舱的氧源或用于其他需要人工氧源的地方.用超氧化钾供氧时可发生如下反应:4KO2+□X═2K2CO3+3O2,其中X是一种常见气体.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X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D.X中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为4KO2+□X═2K2CO3+3O2,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来推断X的化学式,进而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

解答 解:由反应方程式为4KO2+□X═2K2CO3+3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K原子个数前后相等,
反应后共2个C原子、12个O原子,
则反应前应共2个C原子、12个O原子,现有8个O原子,
即X中共含有2个C原子、4个O原子,
则X的化学式为CO2,X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
A、X不含氢元素,故错误;
B、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检验,故错误;
C、X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错误;
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能利用原子守恒的方法来推导,将守恒思想这一学科思维方式贯穿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Cu2O)和过量的炭混合后,加热至800℃左右,即得金光闪闪的“假黄金”.有同学对“假黄金”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高温时炭可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以后的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ZnCO3高温可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提出问题]“假黄金”的化学组成可能是什么?
[猜想]甲同学对该“假黄金”的组成作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单质:C、Zn、Cu
猜想②可能是氧化物:ZnO、CuO、Cu2O
猜想③可能是单质和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论证](1)乙同学经过思考和推理后,首先排除了其中的两个猜想②③(填①②③序号),理由是因为C过量,所以可以将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对余下的一种猜想,乙同学又排除了其中的一种物质,依据是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对余下的两种物质(ab代表),甲和乙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结论与应用](4)“假黄金”的成分中a为Znb为Cu;
生活中真假黄金的鉴别,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加稀盐酸,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为假黄金,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为真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l4H14NO2)试计算:
(1)茶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2)茶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20g、30g、30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填序号),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填“甲”或“乙”).
(2)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BD(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气体由CO2、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实验结束后,①中无明显现象,测得装置③和装置④增加的质量比为9:22.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O2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某同学得出如下结论:
①若物质A为固体.则A可能为CaCO3
②若物质A为固体.则A可能为KClO3
③若物质A为液体,则A可能为H2O
④若物质A为液体,则A可能为H2O2
⑤上述各步转化不可能是置换反应
⑥上述各步转化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你认为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成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冻三尺B.木已成舟C.钻木取火D.凿壁偷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B.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利用活性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因为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在军事上可以制作照明弹
D.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请根据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试管,b酒精灯.
(2)用A装置制取O2时,棉花的作用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飞溅堵塞导气管.
(3)小明同学用上述中的装置制得了CO2,并按图2所示装置继续进行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图2-A中 Y 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H2O+CO2=H2CO3;若把 Y 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2-B),a 管位于上方,b 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原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