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C.
     检查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 A.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判断;
B.根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方法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瓶塞倒放,标签对手心,故A正确;
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握住试管,在导管口有气泡放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此题考查重要的几项基本操作,掌握相应的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下列关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两种物质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D.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市售营养盐产品包装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此标签回答:标签上的“碘”是指碘元素(填“单质”、“原子”或“元素”),食用该产品能够补充精盐中有锌、碘等微量元素.而工业用盐不能食用,因为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201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
①煤、石油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填序号).
②“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ACD(填序号).
A.不使用一次性卫生筷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改良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温能析出溶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还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甲所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依据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当t2℃时,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1℃时,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 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甲中X(填字母)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4)如图乙所示,20℃时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A,若Z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A可能是NaOH或CaO(或氢氧化钠或氧化钙);将Z的饱和溶液换为X的饱和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若观察到X的饱和溶液中同样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物质A可能是NH4NO3(或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氢氧化镁用于中和胃酸D.氮气用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C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D均为黑色固体
(1)A为水;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B的用途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50mL的具支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铜粉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具支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30mL刻度处推至20mL刻度处,
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3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30mL的刻度线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粉,会看到试管内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等到具支试管冷却后观察,活塞前沿约停在14mL的刻度线上.
(3)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4)具支试管上固定小气球的作用防止橡胶塞弹出、注射器活塞弹出等.
(5)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