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星期天小明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到郊外去烧烤。
(1)烧烤时远远就能闻到诱人的香味,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
(2)他们要用水来清洗食物,他们也知道硬水会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
(3)烧烤的过程中,食物焦化易产生致癌苯并芘(化学式为C20H12),苯并芘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错误的是( )
①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③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只有①③④⑤B. 只有①②④⑤C. 只有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__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离子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4)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桌上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现将其放入一干净的烧杯M中,加入足量的水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讨论猜想)经过分析,针对白色粉末的组成,大家提出如下猜想:
小红:氢氧化钠、硫酸钠; 小华: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碳酸钠、硫酸钠; 小亮: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实验分析)四位同学共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A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有气泡产生 | _______的猜想不正确 |
2.另取烧杯M中的少量溶液于另一试管B中,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亮的猜想正确 |
3.继续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试管A、B中的物质倒在同一个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有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塑料 ②氦气 ③氧气 ④硝酸钾 ⑤活性炭
(1)一种复合肥是_____;
(2)用来填充飞艇的是_____;
(3)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的是_____;
(4)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
(5)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所以是纯净物
B. 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C.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 自然界的淡水资源丰富,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于是他们决定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
(2)(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溶液,滴入 酚酞溶液,振荡 | 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 |
另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至过量 | _____ |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
(3) 请你写出一个上述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然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种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