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老师提出用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了完成实验,有四位同学组装了以下发生装置,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套装置是(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A所示.图B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A和图B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烧杯甲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_______物质的溶液.
(3)40℃时,烧杯_______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状态2)>甲(状态1) |
B.乙(状态1)>甲(状态3) |
C.甲(状态1)=乙(状态2) |
D.乙(状态3)>丙(状态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冬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
(1)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冬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Ⅰ.Cu Ⅱ.Cu2O Ⅲ.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取灼烧后的红色固体2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震荡,静置。 | _______________。 | 红色固体中含有 Cu2O。 |
②过滤、洗涤、干燥。 | 得红色固体 | 红色固体中含有Cu |
【结论分析】据上述现象,小冬认为猜想_______成立。你认为小冬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证明红色固体的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 。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的适当位置放入 、 等实验用品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 写一种)。
(4)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选填“a”或“b”)处。
(5) 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的液体药品是 ,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填编号) ;
其中,发生装置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适量的 倒入集气瓶中震荡,观察到试剂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确实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头朝上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容易燃烧,其原因是
A.氧气不足 B.没有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 D.空气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做硫燃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的原因是 。
(2)观察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要使燃烧的硫立即熄灭,应采取的措施是 ,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