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①在_______℃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②现把相同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到达t1℃时,A、B、C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
③A中混有少量B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提纯A。
【答案】 t2 A B A C 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2)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现把相同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A、B均有晶体析出,且析出的A的质量更多,C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降温后C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即A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B、C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B A C;(3)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故要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食盐和蔗糖:取样,分别尝味道
B. 氧气和氮气:取样,分别闻气味
C. 二氧化碳和氮气:取样,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取样,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是 。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 | Cu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CaCl2 | CaCO3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C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炭 |
D | H2O | Ca(OH)2 |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再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X、Y、Z三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X、Y、Z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图象理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Y、Z、X
B.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Z、Y、X
C. X、Y、Z依次可能是:Mg、Fe、Zn
D. 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2)小海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填“a”或“b”)端通入。实验时发现氧气流很不平稳,小涛提出将制取的装置由B换为上图中的 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