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室内用煤烤火应保持通风
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
C、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汽油着火可用水扑灭
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硬水与软水,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煤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离解答.
B、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据此分析即可.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进行解答.
D、根据汽油的性质分析.
解答:解:A、煤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分离,用火炉取暖必须安装烟囱、保持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故说法正确.
B、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是因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说法正确;
C、区分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故说法正确.
D、汽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用水灭火时,汽油浮在水的上面会继续燃烧.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K1和K2处于关闭状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夹持仪器省略,分液漏斗加入液体后关闭活塞)
①若打开K1,在甲中放入适量二氧化锰,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5%过氧化氢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验证乙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反应后从甲中分离出二氧化锰的操作是
 

②若打开K1,甲中放入适量氧化钙,乙中有水,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观察到乙中有气泡,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③若在a处添加多孔塑料板,通过打开或关闭K2,装置甲能否达到启普发生器“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效果,你的理由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④若打开K2,甲中放入大理石,乙中盛放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写出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图中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气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受温度影响变化相似.
②t1℃时,2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
 
克.
③t3℃时,取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
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
 
物质.
④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可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
结晶提纯的是
 
物质.
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B.t2℃时,甲、乙物质溶解度相等,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C.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升温(溶剂不蒸发),丙物质溶液浓度可能发生改变
D.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是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A、B、C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②t2℃时4gB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3g溶液,t2℃时B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③A固体中混有少量B,得到较纯净的A固体的方法是
 

④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pH小于7的是(  )
A、食盐B、生石灰
C、熟石灰D、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数字、符号填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
 

③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④3个亚铁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对反应前后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所含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B、氯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C、钾元素质量分数在固体中减少
D、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产生氧气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次氯酸钠(NaClO)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漂白的作用,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5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缓慢氧化和燃烧的共同点有下列中的(  )
①都放热②都发光③都很剧烈④都是氧化反应⑤都要与O2接触.
A、全部B、只有①④⑤
C、只有①②④⑤D、只有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