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再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甲,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a表示m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大于n
C.图甲50℃时的m、n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A、C为无色液体,B、D为无色气体,它们之间发生如下变化,其中B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气体。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名称)。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实验④中观察到此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活动小组为探究银白色金属R和金属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步做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金属R和金属铜、锌,分别加入5mL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发现金属R和锌都能与盐酸反应,并有气泡产生,铜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__.
实验二:探讨金属R和锌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如图:
请在如图横线上填上所需物质_____.实验结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金属R强.若金属R的元素化合为+2价,写出如图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芳从废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1)按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分类,其中属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可回收的金属材料是_________。
(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溶解、______ 、蒸发等。
氯化铵化学式是_________,N的化合价是_______。
(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_________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 | A+B | A+C | B+C | B+D |
现象 | 溶液变红 | 溶液变红 | 产生沉淀 | 产生气体 |
(1)配酞试液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课上老师演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时,出现了有气泡产生的现象,同学们计划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设计实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讨论)①生成的气体是_____。
②氢氧化钠已变质,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先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再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方案2: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先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静置,再在上层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
(分析与讨论)同学们认为以上两个方案都不正确。
方案1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方案2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
经过讨论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得到了合理的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样品于一洁净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现象。 | _____ |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
(2)再向其中滴几滴酚酞溶液。 | 酚酞变红色。 |
实验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与滴加稀盐酸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发现稀盐酸质量为m1时,测得的溶液温度最高,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是_____反应;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分析,温度达到最大值时,表示_____。随后溶液温度降低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测得的实际值低于理论值,请写出一点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人类密切相关,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化学物质。
(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来鉴别硬水软水。
(2)生活中,通常选择铜丝作为导线,是利用其____________性。
(3)实验室比较锌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污染,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污染的做法: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试回答:
(l)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
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_____,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