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
A.两个氮气分子:2N2
B.氯化铁的化学式:FeCl3
C.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2}{{O}_{3}}$
D.一氧化碳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表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ABC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证明气体X中是否含碳、氢元素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探究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B.
集气瓶内放少量水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大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烧碱和纯碱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它们不是一类物质,但在名称中都含“碱”的原因是水溶液都显碱性;
(2)它们都能跟某一类物质一定发生反应,该类物质是酸;
(3)写出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所需的一种盐的化学式BaCl2
(4)如果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纯碱,写出除去杂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5)取(4)的溶液1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44g气体,则该溶液中纯碱的浓度是1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C、E、G为单质,其余是化合物;A、D的组成元素相同;E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F的溶液为蓝色.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B的化学式:Cu.
(2)写出E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3)写出D→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写出C→G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Ⅱ都为过滤;
(2)步骤①中,金属X是F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步骤②中,加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4)滤液B、C中的溶质是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微粒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