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建筑火灾中,高温、有毒有害烟气是危及人员生命安全的第一大敌。建筑火灾的消防教育中常提及“要往低处逃生”,该策略是否合理呢?

研究人员通过蜡烛在亚克力密闭容器中燃烧模拟建筑火灾的场景,实验中蜡烛(含烛台)高度设计及放置位置(见图1)。在亚克力圆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开3列小孔用于放置传感器。每列3个小孔,共9个。是氧气传感器、是二氧化碳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见图2)。

图1蜡烛位置图图2 传感器放置

本实验实时测量不同高度的蜡 烛同时在封闭容器内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使用手持技术测量容器内不同高度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的变化,并呈现相应的曲线图像(见下图),为火灾烟流实验提供定量数据支持,进而分析火灾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O2含量-时间曲线

CO2浓度—时间曲线

温度—时间曲线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O2含量-时间曲线分析,图像中曲线先快速下降的原因_____。请再从微观角度解释曲线又升高的原因_________

(2)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毒气,相同温度下其运动路径与二氧化碳的运动相似,由CO2浓度—时间曲线可知,建筑火灾中,二氧化碳气体和烟气迅速往高处逸散,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

A.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气

B.高处蜡烛燃烧更充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多

C.蜡烛燃烧放热导致了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上升,随着高温气流上升,二氧化碳气体也往上升。

(3)据图温度—时间曲线分析,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不同高度的温度有何差异________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建筑物火灾时“往低处逃生”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答案】蜡烛燃烧消耗氧气,所以蜡烛周围氧气含量减小 蜡烛熄灭后,周围的氧气分子运动到传感器附近,使氧气含量增加 C 高处温度比低处温度高 合理

【解析】

(1)依据O2含量-时间曲线分析,图像中曲线先快速下降的原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蜡烛周围氧气含量减小。从微观角度解释曲线又升高的原因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的,通过分子的运动,二氧化碳分子向周围逸散,而周围的氧气扩散到传感器周围;

(2)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和毒气,相同温度下其运动路径与二氧化碳的运动相似,由CO2浓度—时间曲线可知,建筑火灾中,二氧化碳气体和烟气迅速往高处逸散,其原因是蜡烛燃烧放热导致了容器内的空气温度上升,导致气体的密度减小而上升,随着高温气流上升,二氧化碳气体也往上升;

(3)据图温度—时间曲线分析,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不同高度的温度的差异是高处温度比低处温度高,因为燃烧生成的气体温度高,在容器内向上逸散;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建筑物火灾时越高的位置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的含量越高,所以应“往低处逃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 铜粉用量要足够

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提示:CH4 + 2O2 CO2 + 2H2O)

(1)请在上图中补画微观粒子图示。____________

(2)上述变化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填一粒子名称)。

(3)写出甲烷燃烧实验中生成物水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加热条件下,碳和浓硫酸反应的原理为:aC+bH2SO4(浓) cSO2↑+dX+eCO2↑。将1.2g碳与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混合后加热,固体消失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19.6g,生成SO2、X、CO2的质量分别为12.8g、mg、4.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 m=3.6g

C. X的化学式是H2O D. c︰e=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 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不变 D.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后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同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1:向5份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中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下:

实验组别

硫酸铜溶液浓度

24%

12%

8%

6%

5%

3%

1%

气泡情况

很快

较快

较快

实验2:向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表面经过打磨处理的相同长度的铝条,现象如下:

实验组别

水浴温度(℃)

20

30

40

50

60

气泡情况

较快

很快

很快

很快

(1)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

(3)依据实验1和实验2,推测50℃ 5% 硫酸铜溶液与铝条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实验2没有进行温度为70℃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

(5)根据你的猜想,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分析是

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教材中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容下列问题:

1A装置是过滤装置,请指出图中一处错误:_____

2B装置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想成功的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的现象,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C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

4D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不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通过实验改进可以完成该定律的验证,以下合理的做法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不变仅将碳酸钠换成金属锌

B.装置不变仅将碳酸钠换成硝酸钡溶波

C.药品不变,将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瓶口套上一只气球

D.以上均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