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1)若t1=20℃,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A物质的溶解性为易溶;
(2)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剂;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B物质的溶解度次之,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欲用1000克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加溶质的质量从大到小为:A>B>C;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
故答案为:(1)易溶;
(2)增加溶剂;
(3)A>B>C;
(4)降温结晶.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前检查仪器和用品是否齐全 | |
B. | 实验过程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 |
C. |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 |
D. | 对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可直接用手去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除杂试剂(足量) | 操作方法 | |
A | CO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B | K2CO3(KCl) | 稀盐酸 | 加入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FeSO4(CuSO4) | 铁粉 | 加入铁粉并过滤 |
D | Zn(Fe) | 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 |
B. | 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 |
C. | 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
D. | 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