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
B. | 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 |
C. | b中混有少量a,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 | |
D. | t2℃时,60g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40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B正确;
C、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b中混有少量a,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故C错误;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60ga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frac{50g}{150g}$×60g=20g,所以60g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40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frac{20g}{140g+60g}$×100%=10%,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
B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
C | 除去MnO2中的KCl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干燥 |
D | 除去KCl中的少量K2CO3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 B. | 鼓励国民自驾出行 | ||
C. |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 D. |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1.6 g | |
B. | 将10℃时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 |
C. | 为了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可加热将其完全溶解后,再通过降温结晶、过滤来除之 | |
D. | 50℃时,将5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2.75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一个分子中共有8个原子 | |
B. | 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2×3}{56}$×100% | |
C. | 该物质完全是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 |
D. | 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了白色固体 | |
B.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C. | 将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立即看到白色沉淀 | |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