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混入CO2中的O2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B确认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从CaCO3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D从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A、AB、BC、C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氧气在高温下均能与炽热的木炭层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MnO2和CuO均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二氧化碳、氧气在高温下均能与炽热的木炭层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MnO2和CuO均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不能确定粉末中含有MnO2和CuO,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钙、氧化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能分离出碳酸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粉不能与Zn(NO32溶液反应,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进行过滤,能得到Ag,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洁净的铁钉插入
 
色硫酸铜溶液中,发现在铁钉表面生成一层
 
色物质,其反应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将绕成螺旋状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当火柴快要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
 
;  属于
 
反应;该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破裂了,其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D、
向一定量的H2SO4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A、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非常重要.试回答:
(1)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
 
保持水平.
(2)用漏斗过滤时,应注意漏斗内的液面始终要
 

(3)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都要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属于“双吸剂”的是(  )
A、铁粉B、碳粉
C、氯化钙D、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中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明显不足之处是
 

(2)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现有KMnO415.8g,若完全分解,理论上可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2KMnO4
  △  
.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u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NaNO3溶液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C、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D、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南京市2013年出台史上最严格的焚烧秸秆令,建设秸秆收储体系实现综合利用.则:
(1)作物秸秆蕴含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
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除去沼气中的硫化氢气体(H2S,其水溶液成为氢硫酸),当地政府免费为农民安装脱硫器(内装氢氧化钠),以防止空气污染,则这一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