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分析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 解: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
A、a至b段是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说法错误;
B、d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溶质种类为两种,故说法错误;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氢氧化钠增多,碱性变大,pH变大,故说法错误;
D、c点时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溶质种类最少,故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为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里,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采用上图装置A进行制取,其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CaCl2+H2O+CO2↑.这两种气体可采用相同的收集方法是B.
(3)请选择上述两种气体的一种进行验满的实验,其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立即复燃则O2已满(或答“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立即熄灭则CO2已满”).
(4)上述两种气体中有一种可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H2O+CO2═H2CO3,检验这个反应确实发生的方法是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若试液变红色,则证明发生了反应.
(5)诺贝尔奖得主穆拉德教授在《神奇的一氧化氮》书中提出:“人体中99.9%的疾病与一氧化氮有关”.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常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现在实验室中要收集一瓶制备的一氧化氮,选用的装置是E(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使用也最早
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C.灯泡里的灯丝常用钨制成
D.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储量有限,可再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
A.自来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蓝墨水
(3)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4)如图是“国家节水标志”,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洗菜水浇花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南昌大学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如图乙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填序号);
(2)氮化镓(GaN)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GaCl3+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GaN+3X,其中X的化学式为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LiFePO4新型锂离子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锂的化合价为+1价,P的化合价为+5,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  )
A.+2B.0C.+3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
(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液对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运输.
(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得出措施分析,用DDT杀灭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C15H22O5)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在物质分类中,青蒿素属于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