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B.Cl2C.2HD.Fe

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 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氯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可表示2个氮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在学习酸、碱、盐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图中空白方框②中可填写指示剂或氧化物(填物质类别).
(2)反应⑤要能发生要求盐必须是可溶的.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硫酸镁的化学方程式Mg(OH)2+H2SO4=MgSO4+2H2O.
(4)写出反应④能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或水或沉淀生成.
(5)验证反应①,可以选择下列AC(两种物质序号)进行反应
A.Na2SO4      B.KNO3     C.Ba(OH)2D.Na O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更多的氧气
B.液态空气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气和氧气
C.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产生氧气
D.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溶于水制成液氧并贮存于蓝色钢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碱式碳酸镁密度小,是橡胶制品的优良填料.其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探究一】碱式碳酸镁的制备
碱式碳酸镁可用复盐MgCO3•(NH42CO3•H2O作原料制备.取一定量的该复盐放入三颈烧瓶中,并将三颈烧瓶放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如图1所示),按一定的液固比加入蒸馏水,开启搅拌器同时加入预定的氨水,待温度到达 40℃时开始分解,此时滴加卤水(氯化镁溶液)并继续滴入氨水,保持10分钟,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滤出的固体在120℃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镁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搅拌的目的是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2)设计实验检验碱式碳酸镁中含有Cl-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溶解,向样品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②再向上述所得溶液加硝酸银或AgNO3溶液溶液
现象①产生气泡;
现象②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 Cl-
300℃
【探究二】探究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测定xMgCO3•yMg(OH)2•zH2O组成.已知:(1)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2)碱式碳酸镁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xMgCO3•yMg(OH)2•zH2O═(x+y)MgO+xCO2↑+(y+z) H2O

实验步骤: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打开活塞K,再次鼓入空气(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的质量100.0g
B.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总质量120.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17.6g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整套实验装置气密性:将装置A的左端、装置E的右端分别接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活塞K,对装置B用酒精灯微热,若观察到若两端导管口处均出现气泡,则气密性良好;
(2)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干扰C、D装置,如果没有装置A,则测定得到xMgCO3•yMg(OH)2•zH2O中的z值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装置C中的酸为浓硫酸(写名称);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铜(xMgCO3•yMg(OH)2•zH2O)中x:y:z的最简整数比4:1:4(要求写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BD(从A~E中选择),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填“a”或“b”)端进入.采用上述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如图所示的G装置和H装置,则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e→f→c→d→F装置.
(4)常温下,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实验室用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时,需要的发生装置是A(填编号),收集装置如果选F装置收集氨气时,导气管应从a(填“a”或“b”)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收集O2应选用装置④(填“④”或“⑤”)
(4)利用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再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选择的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黄铜(铜锌合金)饰品和黄金饰品:加硝酸银溶液
B.蒸馏水和食盐水:蒸发
C.NaCl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
D.铁粉和炭粉: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室温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水的方法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酒精能溶解沾在试管壁上的碘固体
D.从100g质量分数20%的食盐水中倒出l0g,则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