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海环保展将于4 月15-17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会上将集中展示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治理、资源回收利用、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等世界领先技术。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B. 方便生活,点外卖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C. 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D. 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5月份)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B. 加水稀释浓盐酸
C. 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 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联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普阅读题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上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_____.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除了CO2,,下列物质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甲烷(CH4) B 氢气(H2) C 一氧化碳(CO) D 臭氧(O3)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_____.
A 1900~1910 B 1910~1940 C 1940~1980 D 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 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 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 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示出红色。
(猜想验证)
(1)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____。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___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源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 | 溶液变成红色 | 小雨的猜想成立 |
(4)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____。
(5)根据生活经验,SiO2会溶解在NaOH中产生Na2SiO3同时产生水,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 )
A. 燃烧条件模型 B.
物质分类模型
C. 金刚石结构模型 D.
氨分子结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所属物质的类别是_____。纯碱溶液能使酚酞显_____色。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 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5)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 B. 物质分类 | C.地壳中元素含量 | D.金属的化学性质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g
B. 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第二高的元素
C.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D. 硅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碳元素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滨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或元素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氮气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C.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气
D.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