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丙氨酸(C3H7NO2)是一种氨基酸。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过后,灾区人民急需干净的饮用水。李敏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对获取到的水进行处理,解决暂时的用水问题:
(1)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泥沙,她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经过操作(1)后的水仍然有点浑浊,便往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经过搅拌、静置,使杂质沉降来达到____________目的。
(3)在输送过程中水有可能被污染,所以需要_______________杀菌才能饮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C.尼古丁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1个氢分子______;2个磷原子______;氧化亚铁______;3个硫酸根离子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2)某化合物由N、O两种元素组成,且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和5个O原子,该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
(3)若用“●”表示一个氧原子,则“● ●”表示的微粒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要加热20mL水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简须放平,视线与量简内液体____________保持水平。现量简中有水,小明仰视读数为4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_(填“>”“<”或“=”)20mL。
(2)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 吸取液体时,应在试剂瓶外挤压胶头,再伸入取液
b 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c 为避免滴漏,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滴液
d 胶头滴管用完后可平放在桌面
(3)酒精灯使用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离子_____;三个钡原子_____;氦气_____
(2)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化学符号可表示为NH3。请回答:
①宏观上:氨气是由_____组成的。
②微观上:氨气是由_____构成的:该物质的一个粒子由_____构成,其中含_____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 B.元素之最 |
氢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 石英砂:可制造光导纤维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Si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 |
C.物质鉴别 | D.环保知识 |
硬水和蒸馏水:加入肥皂水 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减缓“温室效应”:开发新能源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科学的进步,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干燥剂和脱氧剂等。
(1)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说明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____。
(2) 某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氧气和水蒸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生活中用于包装食品的保鲜膜应选用____;(选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4) 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等海产品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