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

氧原子

B.

氧气

C.

氧分子

D.

氧元素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解答:

解: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故选C.

点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这种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 s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6,铝原子的相关信息如图7。

 


结合图6和图7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将图6和图7中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填单质);X=        。

(2)铝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其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作为清洁剂,“CTC”称为四氯化碳,是常见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CT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种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取了一份自来水样,要确定该水样是否为硬水,可选用(  )

 

A.

酒精

B.

肥皂水

C.

食醋

D.

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C.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     根据水的化学式可知,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

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      

                         

(3)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