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
(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______色,细铜丝团______填“上升”或“下沉”)。
(3)实验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________ 发生反应。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 黑 下沉; 水和氧气 【解析】(1)实验1: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2)实验2: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黑色。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细铜丝因质量增大而下...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物质 | 有利的一面(用途) | 不利的一面(危害) |
氧气 |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 使金属氧化锈蚀 |
一氧化碳 |
|
|
二氧化碳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步骤正确操作,否则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试述下列错误操作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不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就直接加热_____________;
向容器里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标签朝外(不朝手心)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A.倒入废液缸 B.放回原试剂瓶
C.交回实验室集中处理 D.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
C 【解析】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以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_____合金。
(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 g与足量的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 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
铜锌60% 【解析】 (1)只给出盐酸和必要的仪器,则合金中需含有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锌排在氢的前面,而铜和银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只能测出铜锌合金; (2)设生成0.4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x,则: 该合金中的Cu的质量分数是= ×100%=60%, 答: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 【解析】 试题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该图不能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强弱;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a点盛金属锌的烧杯中酸有剩余;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b点时金属锌产生的氢气少;D选项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R>Cu B. R>Fe C. Zn>R D. R>Ag
B 【解析】 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R;R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H>R>Cu.由此而可知,R>Fe不正确,故B不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开封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CO2;Si:O=7:8。 【解析】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CO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两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其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16×2)=7:8。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 现象 | 原因 | |
向试管中加入 | ___ | ___ | |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 ___ | 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