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中含量,如图1所示.
步骤有:①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里红磷;③将燃烧匙插入广口瓶,并塞上塞子;④燃烧完毕后,打开止水夹.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
(2)该实验中,红磷需过量,目的是 .
(3)待燃烧停止,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水进入集气瓶,由此可知氧气约占总体积 .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能否获得成功?(填“能”或“不能”),理由 .
(5)某同学对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优点: .
【答案】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用红磷完全消耗瓶中空气里的氧气
(3)
(4)不能;碳粉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5)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析】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该实验要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要将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因此红磷要稍过量;(3)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约是集气瓶容积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4)木炭燃烧产生CO2是气体,瓶内压强不变,水不会倒流,因此换成木炭不可以;(5)图2是用凹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引燃红磷,避免因拨出橡皮塞引燃红磷造成气体逸出,造成实验误差,同时还可避免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答案:(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用红磷完全消耗瓶中空气里的氧气;(3) ;(4)不能;碳粉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会进入集气瓶;(5)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甲是 .
②在铁、二氧化碳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具体粒子名称).
(2)如图2,A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D、E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中x= .
②B、C、D、E属于种元素的粒子;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
③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则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C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④B、C、D、E四种粒子中与A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 ,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3)可选用合适的装置收集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 . 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符号表达式 .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填“b”或“c”)端通入.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 如需随时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3)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是;
(4)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Zn H2 Cu 方案二:CuO CuSO4 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