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氧化物

 

B.

煮沸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C.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考点:

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利用组成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利用硬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来分析鉴别的方法.

解答:

解: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则水是氧化物,故A说法正确;

B、煮沸的方法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故B说法正确;

C、因硬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大,软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小,则可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出现明显浑浊的为硬水,故C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氢气和氧气,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水的组成和构成,学生熟悉水的化学式的意义及物质类别的判断即可解答,难点是硬水中的成分及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

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

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称量固体

D.

倾倒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

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

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

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Cl的溶解度.

(2)40℃时,KCl的溶解度是  g,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饱和KCl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30℃时,分别将10g KCl和10g KNO3配制成饱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质量较多

D.分别将40℃时的K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后者析出的晶体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是家庭中常用的洗涤剂及其pH,其中显酸性的是

A.洗发精(pH=8)                      B.厕所清洁剂(pH=1) 

C.洗衣液(pH=10)                          D.厨房清洁剂(pH=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红和小林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实验方法                                                             

②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