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加入镁粉的质量    m    m
  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的质量    50g    lOO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100g    100g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第一次实验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写出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
 

(3)每次实验巾加入镁的质量(m)为
 

(4)求解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5)若将第一次反应后溶液蒸发掉68.4g水后,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2)第二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只能够和稀盐酸反应;
(3)根据第一次实验中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关系可以计算每次实验加入镁的质量;
(4)根据稀盐酸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5)根据氯化镁的质量可以计算氢氧化镁的质量和氯化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解答:解:(1)镁和稀盐酸、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Mg+2HCl=MgCl2+H2↑、MgCl2+2NaOH=Mg(OH)2↓+2NaCl.
故填:Mg+2HCl=MgCl2+H2↑、MgCl2+2NaOH=Mg(OH)2↓+2NaCl.
(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NaCl、MgCl2
(3)设镁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y,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Mg+2HCl=MgCl2 +H2↑,
24      73       95     2
x    50g×14.6%   y     z
24
x
=
73
50g×14.6%
=
95
y
=
2
z

x=2.4g,y=9.5g,z=
50g×14.6%×2
73
=0.2g,
故填:2.4g.
(4)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50g×14.6%×2
73

故填:
50g×14.6%×2
73

(5)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m,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n,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117
9.5g          n          m
95
9.5g
=
58
n
=
117
m

m=11.7g,n=5.8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4g+50g+100g-0.2g-5.8g-68.4g=78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7g
78g
×100%=15%,
故填:15%.
(6)15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50g×14.6%=21.9g,
需要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21.9g÷36.5%=60g,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60g=90g,
故填:90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想测定一瓶已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他取一定量的该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烧杯中,然后又加入14.6%的稀盐酸,充分搅拌,直到刚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发现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所取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恰好相等,则瓶内氢氧化钠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6%B、9.2%
C、5.3%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是固体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F、H、I是无色气体,B通电时,在负极产生I,在正极产生H,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
 
(填化学式)有关.
(2)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3)在实验室里加热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气体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
 
克碱式碳酸铜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与88g二氧化碳氧元素中氧元素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参与实验室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的研究,将一定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再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回答以下问题.
【查阅资料】NaOH、Ca(OH)2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OH的溶解度(g) 42 109 129 174 314 347
Ca(OH)2的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探究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是:CaCO3  乙同学认为是:CaCO3,Ca(OH)2
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Ca(OH)2的理由是
 
(用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探究】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甲,乙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甲猜想正确
乙:用一支洁净的试管取少量固体A,加水,充分振荡,向上层沉吟液中滴加
 
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乙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
 
.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丙同学认为是:NaOH、Na2CO3
            丁同学认为是:NaOH、Ca(OH)2
            戊同学认为是:NaOH
【表达与交流】
①结合对本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②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溶,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③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再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若用A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利用图1所示装置,采用以下组合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用AD制取氧气    B.用BC制取氢气    C.用BE制取二氧化碳
(4)用如图F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
 
(填“a”或“b”)
(5)将G装置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全部压入锥形瓶中(已知镁条过量,装置气密性良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注射器活塞运动变化情况,绘制出注射器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
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的主要原因是
 

t2~t3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体积逐渐减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b
 

(2)用过氯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实验结束后装置内得到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此外还可以用
 
色的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收集时若用C装置,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3)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的值氧化铁也可以作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催化剂,那么,氧化铁和二氧化锰这两种物质哪一种更适合呢?他们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双氧水的浓度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双氧水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容积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宜采用
 
的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乙、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t3℃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加入甲物质
 
g;②降温到
 
℃.
(5)t2℃时,甲、乙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俗称水银,其化学符号为(  )
A、AgB、HgC、HD、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