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兴趣小组围绕“燃烧条件”这一主题开展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实验内容)
①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②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两种物质都能燃烧。③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如图所示分别放在一片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进行实验①时,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蘸水的棉花球也会燃烧起来,其原因是________。
(2)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这两个对比实验说明,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4)乒乓球的材料名叫赛璐璐。它是由胶棉、增塑剂、染料等加工而成的塑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废弃兵乓球最佳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文同学利用长柄W形玻璃管,完成了课本上多个化学实验。
(1)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
①燃烧条件的探究:在如图所示装置(省略夹持仪器,下同)中,向W形玻璃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关闭活塞,然后将其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发生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粗略测定:为减小测量误差,待火焰熄灭后,将玻璃管 ,再打开活塞。
(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①甲酸(HCOOH)在热浓硫酸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实验时,A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探究微粒的性质
向玻璃管左端加入试剂X,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剂X可能是 ,该装置的优点有 (答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
(探究活动3):能否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
(4)由图3你得到的规律请写出两条.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网购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小刚通过“美团”网站订购了外卖套餐:红烧排骨、西红柿鸡蛋、 米饭,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
(2)“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其车身主要采用的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属于_____(填序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______ (填化学式),喷洒波尔多液后,不到采摘期的蔬果表面有一些蓝色斑点(一种难溶性碱),蓝色斑点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不易用水清洗,可用厨房中的调味剂_____浸泡除去。
(4)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灭火而不用氮气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
(5)北宋《浸铜要略序》载“山麓有胆泉(硫酸铜溶液),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炼成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
(6)《汉代古火井碑序》记载:“诸葛丞相躬莅视察,改进技法,刳斑竹以导气(气指天然气),引井火以煮盐”,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换的是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Cu | CuO | Cu(OH)2 | CuSO4 |
B | CaCO3 | CaO | Ca(OH)2 | CaCl2 |
C | Na2CO3 | NaOH | Na2O | NaCl |
D | CO | CO2 | CaCO3 | C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做了“会动的鸡蛋”系列趣味实验。
(1)向装有干冰的集气瓶中加入热水(如图A),观察到有大量白雾产生,熟鸡蛋在瓶口跳动,该实验说明干冰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如图B),振荡,观察到瓶口的熟鸡蛋被吞入瓶中,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通过比较和归纳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交点。
(1)要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要采取_______的方法。
(2)保持温度t2℃不变,要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________。
(3)当温度大于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氯化钾;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点所表示的意义为: 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
B将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且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大
C t1℃时,将25克氯化钾加入到100克水中,可得到125克饱和氯化钾溶液
D将B点硝酸钾饱和溶液20克、氯化钾饱和溶液40克,同时升温至t2℃,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5月湖南省第七届矿博会在郴州市隆重举行,展厅上展出了各种矿物,其中有一枚黑色的陨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查阅资料获知,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铁的化合物。
(1)通常情况下碳粉和铁粉都是黑色,检验碳粉中是否含有铁粉既可用物理方法又可用化学方法:
①物理方法是_____;
②化学方法是_____。
(2)常见铁的氧化物有FeO、Fe2O3、_____。(填化学式)
(3)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举出一例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实验员小明取一小块陨石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4)上图中操作2的名称是_____。
(5)溶液2中的溶质是_____。(写化学式)
(6)陨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