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仪器C的名称:____。
(2) ①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填序号)。
②用NaCl固体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时,若对E仪器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质量 分数____ (填“偏大或者偏小”)。
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用的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___(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若没用到仪器C ,则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揭阳市空港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操作的不合理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用湿润pH 试纸测酸雨的酸碱度,测得pH 偏大
B. 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配得溶液浓度偏小
C. 在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直径较大的长导管会导致测得结果偏小
D. 粗盐提纯实验中,完全蒸干蒸发皿中氯化钠溶液的水分,可能导致产率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丙、甲、乙 B. 乙、丙、甲
C. 乙、甲、丙 D. 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益田同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1)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在横线上写出题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把反应类型写在括号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益田同文学校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班同学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B. P 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B.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C.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