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尿素由4种元素的组成.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frac{14×2}{12+16+(14+1×2)×2}$×100%.

分析 (1)根据化学式为CO(NH22,可知其组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根据化学式为CO(NH22,可知其尿素由4种元素组成;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frac{14×2}{12+16+(14+1×2)×2}$×100%≈46.7%.
故答案为:
(1)4;(2)$\frac{14×2}{12+16+(14+1×2)×2}$×100%.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烧杯B.试管C.烧瓶D.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金;
(2)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填“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两种方法是刷漆,涂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元素符号中大写字母相同的是(  )
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电解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可能是软水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硫、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等,试回答以下问题:
(1)锑的元素符号是Sb,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Sb2O3.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2)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高(填“高”或“低”).火柴划燃后时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A(涉及装置,填序号,下同),该发生装置还需进行改进的地方是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