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仪器名称:①
 
; ②
 

Ⅱ.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用这套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若通过排水法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产生的O2→b→c→d,请将F装置内的一根导管进行延伸、补画完整
 

Ⅲ.只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Ⅳ.若上述实验制得0.08g氧气,则分解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量气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Ⅰ从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去分析解答;
Ⅱ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由于反应需要加热,由于收集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由于题目要求通过排水法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这就要求产生的氧气把集气瓶内的水排出去分析解答;
ⅢD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不能用排水法,说明这种气体能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小于空气去分析解答;
Ⅳ通过氧气的物质的量去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求出氯酸钾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Ⅰ由仪器的图形和用途可知:①为酒精灯,②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酒精灯    长颈漏斗;
Ⅱ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MnO2
.
2KCl+3O2↑,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由于收集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又由于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如果用排水法,当瓶内充满氧气后,瓶内的水会排干净,会看到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所以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当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充满氧气;由于题目要求通过排水法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这就要求产生的氧气把集气瓶内的水排出,由于F装置内装满水,如果氧气从长导管进入集气瓶,由于氧气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进入集气瓶内的氧气会从短导管中导出;而从短导管进入,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在氧气压力的不断增大下,集气瓶中的水会被顺着长导管压出,所以b为短导管,c为长导管;故答案为:2KClO3
MnO2
.
2KCl+3O2↑     AC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充满氧气   
ⅢD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不能用排水法,说明这种气体能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它的密度小于空气.故答案为: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
Ⅳ解:制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8g÷32g/mol=0.0025mol
设分解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mol
2KClO3
MnO2
.
2KCl+3O2
 2               3
 X         0.0025mol
   
X
0.0025mol
=
2
3


解之得:X=0.0017mol
故答案为:0.0017mol.
点评:实验室里一般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中有许多有趣的说法和现象,下列说法有错的是(  )
A、水银不是银,干冰不是冰,烧碱不是碱,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
B、化学不断地在“推陈出新”,比如PM2.5,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
C、溶洞的形成告诉我们“水滴石穿”是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的
D、浓硫酸既具有吸水性,又具有脱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废弃的电器需分类回收,以防污染环境.同学们对于含铁、铜、铝的废弃电子元件进行回收铜和铁,并得到铝盐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1)X的化学式:X
 

(2)写出金属废弃物与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其中一个即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选填“复分解”或“置换”)反应.
(3)由此可得出铁、铜、铝这三种金属活动与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简明方案,更高效分离出铁和铜,并得到铝盐溶液(说明:从金属的特性出发并结合金属的活动性入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把一块黄铜合金(铜锌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1)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同学们对蓝色滤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猜想:
猜想①:溶质为Zn(NO32和Cu(NO32
猜想②:溶质为
 

(3)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来确定蓝色滤液中的溶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B、C分别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1)若B为空气,将足量的固体C倒入试管中,因发生物理变化使气球变瘪,则固体
C可能是
 
 (填化学式)
(2)若B为空气,将黑色的氧化物固体C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
 
(填化学式)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A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C倒入试管中,因发生化学变化使气球被吸入试管中,则气体B
 
(填化学式),C可能是
 
(填化学式)
(4)若A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为空气,将金属固体C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A是
 
(填物质类别),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烧杯③的作用是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
 
(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g  l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小”或“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5个铁原子
 
,显+2价的铁元素
 
,硫酸铁
 
,2个铁离子
 
,氧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一点);
(2)实验D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
 

(5)实验E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某同学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此时烧杯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6)实验F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A+HCl═B+H2O            
 C+H2═E+H2O (E为单质)
B+NaOH═D+NaCl
(1)若D为红褐色沉淀,则A为
 

(2)若D为蓝色沉淀,则A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