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因此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生了化学变化

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即做保护气、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使温室效应加剧,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解答 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即做保护气、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选项正确;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属于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使温室效应加剧,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完全电解18克水,能产生多少克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将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C.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D.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结合如图回答有关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对实验室里制取气体进行归纳总结,填补表中空白:
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气体的物理性质收集装置
O2①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固体加热A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②E(或C)
CO2CaCO3+2HCl═CaCl2+H2O+CO2固体液体常温③B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C
(3)在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和消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由此推测,药品的状态为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B.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D.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他们就铜与浓硫酸是否能反应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一:铜与浓硫酸是否能反应?】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①在常温下能反应;
②常温下不能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③在加热条件下不能反应;
操作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操作②:将过量的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操作③: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试管内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铁架台;
(2)甲同学认为,由以上实验过程可知:猜想②(填序号)是正确的;
(3)可观察到试管中的石蕊试液变红.
乙同学认为,铜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只是SO2和CuSO4
(4)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中,“蘸有浓NaOH溶液棉花”的作用是吸收SO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5)在(3)中对产物只是SO2和CuSO4的判断是否准确否(填“是”或“否”),其理由是反应物中有氢元素,但二氧化硫和硫酸铜中都不含氢元素.写出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2H2O+SO2↑.
(6)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种用铜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Cu$→_{加热}^{浓硫酸}$CuSO4   方案二:Cu$→_{加热}^{O_{2}}$CuO$\stackrel{稀硫酸}{→}$CuSO4
经过对两种方案的讨论、对比,同学们认为方案二具有的优点有BC(填序号),所以工业上制备硫酸铜不是直接利用浓硫酸与铜反应.
A.提高铜的利用率       B.提高硫酸的利用率     C.不产生污染大气的SO2
【探究二:测定反应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学们对上述实验后试管内残余清液成分进行了讨论,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不能将硫酸耗尽.为测定反应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了下列实验方案:
:含杂质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比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更快,放出大量热
:甲方案: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BaSO4质量.
乙方案:与足量锌粒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即使铜过量也不能将硫酸完全反应的原因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还可能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
(2)甲方案是否可行?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只能求出硫酸根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硫酸的浓度;
(3)小王同学选用图2中的部分实验装置进行了乙方案的实验:
①你认为图2中最简易的装置及其连接顺序是:ACE;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过一会儿后残余清液就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其原因是AB(填序号);
A.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不纯的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加快;
B.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且放热,使瓶中压强增大;
③某学生想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应选择图3中的集气装置B (填“A”或“B”).
(4)小张同学用如图4所示装置进行了乙方案的实验
①连接仪器,检查此装置气密性.下列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填序号);
A.连接仪器后,向水准管中注水,直至左右两边管内形成稳定高度差.
B.向水准管内注水,连接好左侧装置,抬高水准管,左右两边液面始终相平.
②实验中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倾斜,将锌粒(选填“锌粒”或“残余清液”)转移到Y形管的另一边.残余清液与锌粒混合后的现象是锌粒逐渐溶解、
表面析出暗红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热量.
③反应完毕后,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体积不变.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反应是放热的,气体未冷却(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④该实验中残余清液质量为a g,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bmL(假设在实验条件下气体密度为cg/mL),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49bc}{a}×$100%(用含a、b、c的式子表示).
⑤若实验中测得残余清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下列可能的原因是c.
a.装置漏气  b.读取数据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未待冷却就读取量气管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2
(3)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K$\stackrel{+5}{Cl}$O3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符号表示:
(1)两个亚铁离子2Fe2+
(2)3个硫酸分子3H2SO4
(3)五个硫原子5S
(4)盐酸中氯的化合价是负一价H$\stackrel{-1}{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烧杯,②漏斗;
(2)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玻璃棒靠三层滤纸,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低于滤纸的边缘(选 漏斗 或 滤纸);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受热不匀而飞溅;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但要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所使用的仪器是坩埚钳.
(4)若粗盐质量是6g,精盐质量是5g,那么精盐的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100%=8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