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 ,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
(2)【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i)填表: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Ⅰ成立 |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不等于0.2g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猜想Ⅱ成立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猜想Ⅲ成立 |
(ii)步骤①的目的是;
步骤⑦的目的是;
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与可靠性,步骤⑦中应选用的过氧化氢溶液.
(iii)步骤④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iv)写出氧化铜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CuO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0.2g;0.2g;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对比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有无氧化铜的情况下的分解速率;验证氧化铜反应前后额化学性质是否改变;5mL5%;漏斗、烧杯、玻璃棒;2H2O2 2H2O+O2↑
【解析】解:(1)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反应速率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猜想为:CuO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i)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现象是有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其中反应速率改变,这里是加快,所以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ii)为了看氧化铜是否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要通过加入氧化铜与不加氧化铜的现象进行对比,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步骤①的目的是:对比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有无氧化铜的情况下的分解速率;
步骤⑦的目的是:验证氧化铜反应前后额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为了确保实验的严谨与可靠性,步骤⑦中应选用5mL5%过氧化氢溶液;(iii)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iv)双氧水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所以答案是:(1)Ⅲ、CuO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i)
步骤③现象 | 步骤⑥结果 | 步骤⑦现象 | 结论 |
无明显现象. | 0.2g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Ⅰ成立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不等于0.2g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猜想Ⅱ成立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0.2g |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 猜想Ⅲ成立 |
(ii)对比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有无氧化铜的情况下的分解速率;验证氧化铜反应前后额化学性质是否改变;5mL5%;(iii)漏斗、烧杯、玻璃棒;(iv)2H2O2 2H2O+O2↑.
【考点精析】掌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用B装置制取H2 . 要获得干燥的H2 , 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端通入(选填“a”或“b”).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 .
(5)若用F装置收集CO2 , 油层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