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做红磷燃烧测氧气体积的试验中,塞紧塞子的原因是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
解答:解:为了防止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同时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逸出,在做红磷燃烧测氧气体积的试验中,应该塞紧塞子.
故填:防止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同时防止集气瓶内的气体逸出.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老师发明了一种增氧酒精灯,将纯净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用于提高火焰的温度.普通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左右,增氧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某活动小组同学取碳酸钙固体用增氧酒精灯加热1~2分钟.
【提出问题】加热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探究】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为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A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底部有大量白色不溶物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步骤B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剩余固体中含有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猜想二”的验证方案是否存在问题,
 
;理由是
 

【拓展与分析】另取同样的碳酸钙固体用普通酒精灯加热1~2分钟,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此时加热后的固体成分为
 
,发生该情况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新发现的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14个质子,175个中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加热氯酸钾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1)实验室如果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写出它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其中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到的作用:
 

(2)实验室里如通过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表达式:
 
,此时应该选用图中的
 
装置.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
 
 
.实验时要在试管口
 
因为
 
,而且试管口要向
 
倾斜,因为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是因为
 

(3)实验室里制取氧气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将它们的编号顺序填入括号内.
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  ⑤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从水槽内的水里拿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省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粗盐中含有泥沙,如何除去,写出简要步骤.
 

(2)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1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①设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②将卤水加热到t2℃以上,根据溶解度曲线,首先析出的晶体是
 

(3)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图2: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用
 
,试剂B选用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4)海底矿产资源“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若水合甲烷晶体中CH4的质量分数为10%,则水合甲烷晶体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①镁条  ②水  ③二氧化碳④氯化钠   ⑤洁净的空气     ⑥氧化镁   ⑦氢气  ⑧铁       ⑨五氧化二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A
 
;B
 

(2)盛在仪器A中的物质常用
 
该物质燃烧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是
 

(3)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测氧气含量有较明显的减小,导致偏差的原因可能有(要求答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现象
 
;该试验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
 
的化学性质和
 
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常用于
 
,有关二氧化碳的灭火器有多种.
(2)如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图中物质甲、乙为单质,丙为化合物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化学反应前后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D、物质丙是由一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