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问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
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 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         部的火柴梗最先发黑,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要说明蜡烛燃烧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应证明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一实验加以验证:                                       
(4) 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火焰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你提出一个与蜡烛有关,需要再探究的新问题:_________     ___。
(1)蜡烛的密度比水小(0.5分)
(2)物理   外焰   蜡烛火焰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每空0.5分)
(3)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杯壁有水雾生成(1分)
(4)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1分)
(5)蜡烛燃烧时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1分)
分析:(1)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须从石蜡的物理性质进行思考;
(2)①欲知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须知两者的概念和区别;
②欲知火柴梗的那一部分最先碳化,须知火焰的温度那一部分最高;
(3)设计实验方案时应先假设蜡烛燃烧可能产生哪些新物质,才能正确设置实验;
(4)欲知蜡烛熄灭的原因,须知蜡烛燃烧所需的条件;
(5)预提出问题,须知蜡烛性质,据此提出问题.
解答:解:(1)如果石蜡溶于水,它会溶于水中,变成溶液,而不会浮在水面,如果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它可能会沉入水底,故可判断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
(2)①因为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和能量的变化,故属于物理变化;
②因为蜡烛火焰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所以位于火焰的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故答案为:外焰,蜡烛火焰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3)因为石蜡中含有碳、氢元素,所以如发生化学变化,可能会生产水或二氧化碳,故设计可证明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方案,故答案为: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烛熖上方,观察杯壁有水雾生成或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杯壁有浑浊出现;
(4)因为蜡烛燃烧需要有氧气,罩上烧杯后,隔绝了氧气与蜡烛接触,缺少了蜡烛燃烧的必要条件,故蜡烛会熄灭.
故答案为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
(5)因为石蜡中含有碳、氢元素,所以如发生化学变化,可能会生产水或二氧化碳,故设计的问题是:蜡烛燃烧时是否有二氧化碳(或水)生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探究1。物质的回收和利用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铜,得到的铜粉样品中含有少量的铁粉。为了除去铁粉,同学们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样品过滤洗涤干燥
方案二:铜样品过滤洗涤干燥
(1)对于上述两个方案,你的评价是:                       。(写一条)
(2)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3)在干燥时,有同学提出用酒精灯加热将铜粉烘干。小明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其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探究2:物质的鉴别和提纯
实验操作考试时,小王同学用稀盐酸、BaCl2溶液、酚酞溶液来检验四瓶无标签的溶液:Na2CO3、NaCl、Na2SO4、澄清石灰水。
(1)请你帮助小王同学完成澄清石灰水的鉴别:

(2)实验结束后,他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废液为红色且呈浑浊状态,则使废液呈
红色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3)小王同学想提纯烧杯中含有的氯化钠,他提出以下方案:
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其目的是除去可能存在的                       和过量的
BaCl2
③过滤,
④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                                        为止,其目的是除去                                           
⑤蒸发结晶,即得氯化钠。
(4)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食醋中约含有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C2H4O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0.5mol C2H4O2分子中约含有_________个氧原子。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写出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其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_______(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常温常压下,甲气体和乙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1.63×10-3g/100g水、4.34×10-3g/100g水。在电解过程中,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可能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会变质生成碳酸钠。为了确定其是否变质,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取样,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
B.取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C.取样,溶于水,滴加适量饱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D.取样,溶于水,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小明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明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  
他首先的猜想是: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
实验方案是: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是NaOH。
(1)小明反思上述实验方案,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实验方案后,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试液中真的没有NaOH了吗?他又作了探究:
(3)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液中还有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
B.蜡烛在燃烧前由固体变为液体
C.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以变浑
D.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家庭小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铅笔芯试验石墨的导电性B.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用淬火后的钢针做钓鱼钩D.用铜导线和食醋制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5分)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已知2Al+Fe2O3===(高温) 2Fe+Al2O3在化学上被称为“铝热反应”,人们可利用该反应来焊接铁轨。从反应中可以看出Al比Fe活泼,镁和氧化铜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进行镁和氧化铜的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大家对于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产生了疑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什么?
【做出假设】
甲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一定含有               。对于可能含有的物质他们做出了如下假设:乙组同学认为可能含             ;丙组同学认为可能含           
【实验探究】
经过查阅资料、回忆已学过的知识,大家决定设计如下的实验对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进行探究。

【反思与拓展】
对于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要判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剩余物的成分,需要考虑到                 。由此联想到: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应后的剩余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试液不变红,则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填“一定”或“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