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和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
(3)对比钙、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和镁两种金属化学性质相似,但钙比镁活泼,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40.08 三 对比钙、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和镁两种元素的最外电子层数都是2,但是电子层数钙比镁多1层,所以钙的原子半径就比镁的大,原子核对外层的电子的吸引力小了,更容易失去电子,也就更活泼
【解析】
(1)根据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2)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3)对比钙、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和镁两种元素的最外电子层数都是2,但是电子层数钙比镁多1层,所以钙的原子半径就比镁的大,原子核对外层的电子的吸引力小了,更容易失去电子,也就更活泼。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还有少量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相关问题,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参与他们的探究之旅。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查阅资料)1.稀有气体一般与其他物质反应 2.光亮的镁条与水反应,表面会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进行猜想:
(1)猜想①是氧气 猜想②是氮气 猜想③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
(一)甲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速度的某种因素,进行了三次实验并记录各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
实验 | 过氧化氢的浓度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二氧化锰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10% | 20 | 40 | |
2 | 15% | 20 | 1 | 20 |
3 | 20% | X | 1 | 12 |
(2)第 3 次实验中,X 的值应为_____
(3)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二)乙同学在量筒中盛满水,倒置于水槽中,通过分液漏斗把 20mL 某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锥形瓶中,记录量筒中气体的体积(如图 )。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1 | 3 | 5 | 7 | 9 | 10 |
量筒读数/mL | 60.0 | 82.0 | 88 | 89.5 | 90 | 90 |
(4)请根据以上过程和实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氧气的体积是_____mL
(5)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绘制出 0~10 min 生成氧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
(三)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反应
(一)收集氮气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6)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探究结论 1)(7)综上分析,关于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的猜想是猜想_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探究结论 2)(8)如果用足量的镁代替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由于红磷需要在瓶外点燃再伸入瓶内,常常带来污染以及误差。
(实验改进)同学们选择了着火点更低的白磷,并对装置图做了改进(如图)。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 180mL 的集气瓶里,先装进 50mL 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9)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10)若实验中无误差,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L
(11)集气瓶里预先装置的 50mL 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交流)
(1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图 4)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 5 所示。Y 曲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温度”或“氧气浓度”或“压强”)变化趋势;X 曲线中 CD 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酸(俗称醋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饱和脂肪酸,下表列举了部分饱和脂肪酸的化学式、熔点和沸点,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推测丙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饱和脂肪酸的命名与分子中的______原子个数有关;
(3)这五种饱和脂肪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4)乙酸的水溶液中会含有较多的氢离子,则个氢离子可以表示为_______(填化学符号);
(5)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HCOOHH2O+CO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戊酸是由原子构成的 B.戊酸中含有氧分子
C.戊酸属于氧化物 D.戊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1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宁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取一个小玻璃杯,放入洗净的碎鸡蛋壳,然后加入一些醋精(主要成分是醋酸),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
观察到的现象是:(1)__________; (2)__________.
由此,可推测鸡蛋壳里主要含有__________两种元素,并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
(2)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反应:____;
(4)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
(5)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 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加热到约
800℃,得到外观似金子的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和气体 A。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ZnCO3ZnO+CO2↑)
(1)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生成其中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4Cu+CO2↑,请写出生成锌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黄铜常被称作“假黄金”,区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看颜色 B.在空气中灼烧 C.放入稀盐酸中 D.放入硝酸锌溶液中
(3)气体 A 中一定含有CO2,还可能含有CO,确定气体 A 中是否含有CO的实验操作 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青龙山农场学校篮球挑战赛中运动员穿的篮球鞋在生产中所用的胶水含有正己烷(C6H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己烷是一种__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正己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正己烷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17.2g正己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装置进行碳酸钠的性质实验,烧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并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实验开始前,称取10.6g纯碱置于B中,关闭开关K1打开K2,并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
①烧杯C中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B中的确产生了CO2,现将C中液体进行固液分离,该分离操作除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 (写名称).过滤后滤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_____,该现象_________ (填写“能”或“不能”)说明产生了CO2.
②上述过滤后的滤渣可能存在Ca(OH)2和CaCO3.某同学为证明该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样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了检验.若所有检验实验均在该支试管中进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 | 结 论 |
步骤一 | _________ | 证明______存在 |
步骤二 | _________ | 证明_______存在 |
③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开关K2打开K1,见到B中液体将会压入到烧杯A中,实验中可能见到不同的现象,请完成下表:
预测的反应现象 | B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烧杯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 |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A中溶液并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褪去.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支撑它的角钢塔架中含有锰(Mn)。
(1)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则锰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某同学为探究Fe、Cu、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Ⅰ. ③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通过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①~④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