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C、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
D、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温度
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爆炸的原因和实质分析判断.
B、根据燃烧的条件判断.
C、根据用水灭火的原理判断.
D、根据着火点的定义判断.
解答:解:A、爆炸是气体在有限的空间急剧膨胀引起的,气体膨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燃烧放热引起的,属于化学变化;二是单纯受热可受压迫引起的,属于物理变化;故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所以正确.
B、燃烧有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错误.
C、用水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果可燃物与水反应,则不能用水灭火,如金属钠,所以错误.
D、着火点是使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体现化学学科考查以教材为根本的原则,符合中考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C、冰融化成水
D、电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家雷利曾用以下方法测定氮气的密度.
方法一:将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空气通过烧红的装有铜网的玻璃管,充分反应,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除去,测的氮气的密度为1.2572克/升.
方法二:将氨气通过炽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氮气和水蒸气,除去水蒸气和剩余的氨气后,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克/升.若两次测定的状况相同.请回答:
(1)“方法一”中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数值不同,你认为方法
 
测定较为准确.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的原因是
 

(2)发生装置:图①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选图
 
(填序号)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实验室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NH3应采用的方法是
 
.收集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的SO2气体时,常采用③收集装置,气体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4)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制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辰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他取一只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点撒入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到食盐在水中消失,用手摸摸烧杯的温度.
(1)对于食盐在水中不见了,小辰从微观角度进行了解释:
 

(2)如果把上述食盐水倒入瓶子里封存起来,放置一个月,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小辰的猜想是:
 
.由此小辰得出的结论是:
 

(3)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小辰的猜想是:
 
,由此小辰得到的结论是:
 

(4)通过接触烧杯壁,小辰发现食盐溶于水后的温度:
 

(5)小辰想:在这些水中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食盐呢?小辰的猜想是:
 
,他设计的实验过程是:
 

(6)小辰若要用大粒食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食盐尽快溶解,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方法一:
 
;方法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钨(W)是我国丰产元素,广泛用作灯泡的灯丝,有“光明使者”的美誉.
(1)钨用作灯丝,主要利用它的
 
(填物理性质);
(2)钨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钨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
 

(3)冶炼钨的一个阶段是用碳、氢气等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把氧化钨 (WO3)还原为金属钨.为了获得纯度较高的钨,应选择
 
(填“氢气”或“碳”)作还原剂,写出所选物质还原氧化钨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液体丙为澄清石灰水,反应条件为加热.根据图回答:
(1)若气体甲为一氧化碳,黑色粉末乙为氧化铜,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性;
(2)若粉末乙逐渐消失,最后玻璃管中无固体物质剩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甲可能为
 
,粉末乙为
 

(3)该装置的尾气含有有毒的
 
,它会污染大气且浪费能源,你的改进方案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看到蜡烛浮于水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芯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
 
部的火柴梗最先发黑,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
 

(3)要说明蜡烛燃烧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应证明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一实验加以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H4、CO2
B、H2、CO2
C、H2、CH4、CO
D、CH4、CO、H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