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下图烧杯甲、乙中分别盛放了一种无色溶液,小木块上各有一支燃着的蜡烛,向甲中溶液撒入白色粉末后,发现烧杯中蜡烛会逐渐熄灭。在乙烧杯上放了玻璃片,发现烧杯中蜡烛也熄灭了,而且乙中溶液变浑浊。

(1)烧杯甲中蜡烛熄灭的可能原因是 ,撒入的白色粉末可能是 。写出一个符合这种现象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2)烧杯乙中蜡烛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烧杯中盛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误差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辽宁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A.CO2、NH3 B.O2、CO2 C.N2、CO2 D.N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明同学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与用途

B.安全常识

稀有气体——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乙醇汽油——汽车燃料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电路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物质的分类

D.物质鉴别

混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区别醋酸和酒精——闻气味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请用适合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氦气

③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④+3价的铝元素

⑤铁离子

⑥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导,科学家发现了新的氢微粒。这种氢微粒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微粒不显电性

B.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C.该微粒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该微粒比一个普通H2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多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