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 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实验操作 |
A | CaO(CaCO3) | 水 | 溶解、过滤 |
B | H2(CO) | 灼热CuO | 洗气 |
C | NaCl(Na2SO4) | 过量BaCl2溶液 | 过滤 |
D | NaCl(Na2CO3) | 足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 A | B | C | D |
目的 |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 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生反应 |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的溶解性 | 探究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 |
方案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大数据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铁粉
B.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2月份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
A. H2 B. CO2 C. NH3 D.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徐在做完氧气的制取和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后,将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全部倒入装有水的废液缸中,并对浊液成分进行分析。将浊液过滤,取无色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固体质量不变,再往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仍有固体残留且所得溶液为蓝色。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最后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
B. 制取氧气所用固体是氯酸钾
C. 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沉淀质量不变
D. 滤渣中一定有铜,因此还原氧化铜的还原剂是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图:
(1)反应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整个循环过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要塞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用的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若用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没看见火星四射,原因可能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端进入(填“b”或“c”)。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