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有关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用过氯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序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其中二氧化在该反应中起_____作用。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_____装置。
(3)实验室利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且密度_____的性质.
(5)若用如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填“a”成“b”)端通入。
【答案】铁架台 酒精灯 A 催化 E C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大 b a
【解析】
(1)仪器的名称:a铁架台,b酒精灯。
(2)用过氯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使用排水法,应选E装置。
(3)实验室利用上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可以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如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b端通入;氧气的密度小于水,若瓶中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气体从a端通入,将水从b端排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CO(NH2)2、(NH4)2HPO4是常用的化学肥料。
回答下列问题﹕
(1)(NH4)2HPO4中N和H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150g CO(NH2)2中含有多少克的氮元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流程图:
资料:氮气的沸点是-196°C,氧气的沸点是-183°C
(1)气体A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
(2)空气变为液态空气的过程,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在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液态B是_____(填化学式)。
(4)请提出一条保护空气的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一)。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经测量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条的质量,分析可知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
(3)兴趣小组按图二装置改进实验后,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同时发现燃烧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常温下与水不反应;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了验证,请你将实验记录表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将镁粉燃烧的产物放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然后将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 _______ | 黄色固体 为氮化镁 |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是因为 ___________。镁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因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州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9.0g于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次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剩余固体质量/g | 7.0 | 5.0 | 3.0 | 1.5 | X |
请计算:
(1)X的值为 。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如图是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预测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黑色固体消失B.装置②产生蓝色沉淀
C.装置②中会有气泡冒出D.装置③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1、K2,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关闭K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打开K3、关闭K1,观察到C中的蜡烛缓慢地熄灭。从灭火的原理回答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A图烧瓶中的水发生了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
(3)B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名称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